李敖:购买美国国债的万丈深渊--

来源: wxc风起云涌 2015-09-26 14:53:4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299 bytes)

李敖:购买美国国债的万丈深渊

【导读:对于中国斥巨资购买美国巨额债务,李敖在他的《*****美国》一书中,有入木三分的犀利评判及诙谐调侃。】

该书的扉页上写着一段话,颇具感情色彩地表达出写作该书的用意:

美 国的绝症很邪门儿,它得了“政治上的强阳不倒”,祸害世界和它自己。美国曾经安分过、曾经有钱过,但是今天它变了,它变得鸭霸四海、狂吃八方,债台高筑之 下,它的政府,每花一美元,其中四角一分是借来的;它的人民呢,一美元当十美元大花特花、虚掷浪费。在美国境外流通的美金总数,比在美国本土还多得多,这 就是说,美国在用印钞机吃世界,一张百元美钞的印刷费只要两分钱,一张张印出来,全世界都被它偷吃了。

美国变了。美国动用排山倒海的软实力载歌载舞,在欢乐中使我们向往它,淡化它的恶形恶状。我们曾经向往过,但是,我们必须觉悟了。我们用这本书,举证历历,表达我们的不安与愤怒,我们决心不再受骗了。

印钞机吃遍世界

美 国今天的好日子,并非靠过去的累积、储蓄,或今天美国人规规矩矩的努力而来,相反的,却是靠吃遍天下、打遍天下、巧取豪夺遍天下而来。美国是全世界最夯的 卖家,卖印刷机印出来的大把钞票和债券。美国平均每天向全世界“借”走10亿美金,先不算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负的一屁股债,光民间的家庭负债,至少就是30 兆。美国自我安慰说,每年创造10兆就能还清,也就是白干3年就能还清。但他可有想到,一旦还不起钱、赖债了,多少国家要为此白干30年呢?

即 使有一天,全世界自中国、日本以下的美国债权人,万众一心要向美国讨债,只要美国总统一声令下,启动所有印钞机,大量印钞票,就把债还清了。钞票的成本每 张是两分钱,最大面额钞票一张是10万元,用两分钱的成本就印出10万元,太痛快了。外国人拿到满坑满谷的美元怎么办?他们会拿来买美国货、商品或劳务, 至多带来通货膨胀、美元贬值,但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的主要受害人,却又是持有美元的人,是债权国。因为美元既是本币又是外币,是天下货币,全部美钞的 2/3都流通在美国本土以外。这也就是一旦美元下跌时,会出现外国反倒要抢救美元的怪现象,多诡异啊!

美国向全世界发行货币,等于抽了全世界的铸币税,听听数字会令人发笑,2000年美国铸币利差是2958亿美金,当年军费开支是2944亿,等于两者相等,美国多快乐呀,军力全世界最强,但全世界请客。美国等于没花一毛钱,就占了其他国家的便宜。

美国阔少爷如果只是花我们钱,整天安安静静地享受,也就算了,问题出在阔少爷又整天折腾,有了好日子还嫌钱不够,还要发财再发财,于是银行家出现,弄出“衍生商品”,结果惹出泡沫化,惹出全世界一波又一波的金融海啸,害得全世界都跟着遭殃。

美国最怕全世界不承认它的天下货币现象,一被拆穿,阔少爷立刻垮了……对不便打的,美国有别的方法。1999年1月,欧元作为美元的挑战者问世时,美国就在欧盟的家门口发起科索沃战争,把你欧元搅得七荤八素。

充老大,浪费狂

有 人认为美国还有制造业造福全世界,其“老大”地位是实实在在的,并非一纸美钞的纸面老大。可是,数字说明了真相。欧洲和亚洲加在一起,拥有世界人口的 80%、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70%、世界已知能源的78%;相对的,195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3/5来自美国,但50年后,美国只占世界产量的1/5 了,跨国公司在世界跨国公司100强中只占1/5。这些统计,都证明了美国在世界形式上“充老大”,实际上却是“吃四方”,早已没有做老大的体面。如果 “寅吃卯粮”吃的是自己的“卯粮”,也就罢了,可是美国吃的却是别人家的“卯粮”。不但大量消费,而且是大量“炫耀性消费”,美国已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衰 退和恶性通胀中,最后的结果就是每年高达800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3000亿至400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以及8.5兆美元的国债。如果再算上无资金准 备的负债,比如社会保险金,那么美国的国债将超过50兆美元,近6倍于官方的数字。美国永远还不出来了。整个的现象是“消费狂”,实际是“浪费狂”。

从“苏联威胁论”到“中国威胁论”

艾 森豪威尔在1961年1月卸任演讲中,有一段话非常权威,他警告说:“-个庞大的军事体系和一个庞大的军需工业体系的复合体,对美国人来说,是一种崭新的 经验。它发挥出来的巨大影响力,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是思想的,是不可估计的。必须注意到:我们的生产工具、自然资源以及整个民生都被卷进去了……千 万不可让这个复合体的压力来破坏我们自由或民主的程序,我们不可以淡然处之。”他又警告:在促进科学研究和发明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也完全可能成为一个小 集团的俘虏;这个集团是由科学技术界的专家学者所构成的。美国出现了“军事――工业――学者专家的三大复合体”,他们俘虏了美国政府和人民。

美国人民被自己人“洗脑”,他们不断地被告知,美国的敌人在发展新武器、在威胁美国,从“苏联威胁论”到“中国威胁论”,此起彼落、层出不穷,所以,美国要用一再升级的国防经费来保护自己,甚至先发制人,如此三大复合体的庞大开支也就既当然又必要。

美 国不断用夸大的“敌方名目”增加更多的军事预算,国防预算不论在平时或战时,永远有增无减,大企业是武器合同的主要受益者,他们用高明的专业的说客游说来 通过议案,并大做广告,强调保持美国强大的重要性和武器军备落后的危险。1956年,在艾森豪威尔任上,军事领袖、公司说客、宣传人员和他们议会中的同 党,一再提醒美国人民注意“轰炸机差距”的危险,直到空军分配到大量的政府补助时,人民才知道这个差距根本不存在,因为苏联只有150架至200架的远程 轰炸机,而美国有680架B-52及B-58轰炸机,其中还不包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空军。1960年,也在艾森豪威尔任上,他们又用同样的伎俩在国内宣 传“导弹差距”,军事发言人、政府官员、商业领袖、与他们连成一气的新闻编辑们都预测说,美国很快将成为世界上二等攻击力的国家,直到军事预算大幅度增加 后,各种现象显示,五角大楼夸大了30倍苏联导弹的威胁。1962年,在肯尼迪总统任上,预测苏联和美国导弹比例是4:1的说法,后来证明纯属无稽之谈, 苏俄只建造了50枚洲际导弹,比起美国在大量制造前的总数少得太多。1967年,在约翰逊总统任上,这些已制造了“轰炸机差距”、“导弹差距”的人们,又 制造出“反弹道导弹差距”的警告,虽然支持这项危机的证据极少,但空穴来风的推测都和前几个例子一样。到了1973年,在尼克松任上,这一计划支出超出原 来预算的250%。

美国的“盲目黩武主义”已经一发不可收拾,肯 尼迪做了3年总统,结论竟是:将战略待命部队装备的核武器数目增加一倍;在陆军中增加5个战斗师;在空军中增加5个战略战斗机连队;将战略空运能力增加 75%;将美国在越南南部执行任务的特种部队增加6倍。到了第40任总统里根,他提出5年军费开支1.6兆的大手笔,到了第43任总统小布什,更把军费杠 上开花了,海湾战争仅打了42天就耗资600亿美元,总消耗量是朝鲜战争的16倍。朝鲜战争可打了3年哪!

1969 年春天,在约翰逊总统刚卸职、尼克松总统刚上台时刻,国会中一群自由派议员和一群知识分子讨论如何能“拆卸国家的安全现况”,得出结论:军事预算只要有目 前的10%至25%,“便绰绰有余了”。全世界一年军费9000亿美元,美国占50%。根据联合国估算,只要从美国花在打仗的钱中抽出10%,即400多 亿美元,就可让全世界的人过基本生活。这笔钱正是美国打阿富汗的开支。

滥用国防预算

更 恐怖的是,有90%的合同是在私下无竞标情况下进行的,私人公司和军事官员间变成了同伙关系,军事官员希望早点退休,以便早日得到一个高薪的私人公司职 位,而这种高薪往往是因他们在五角大楼服务的时候,为私人公司卧底服务换来的对价。1960年就有1400多个军事退休官员,大部分少校以上,被排名前 100名的军火公司雇用。“军事-工业复合体”的共犯结构,还有更细腻的一面。1985年12月2日,通用公司因诈欺军方的罪名被起诉。这只是滥用高达每 年3000亿美元国防预算模式的一部分,其他还包括了一个仅值美元12分的螺旋扳钳,卖给军方要9600美元;一个椅子脚的塑料帽,卖给军方要1000美 元。

美国变弱了。1950年,美国的GDP占全世界50%,现在 下滑到20%出头。1950年,其制造业占60%,现在下滑到20%。世界前25名的银行中,19家不是美国的;世界电子业前10名中,9家不是美国的; 世界汽车业前10名中,8家不是美国的;世界炼油业前10名中,7家不是美国的;世界电信业前10名中,6家不是美国的……美国的军火世界第一、花钱世界 第一、浪费世界第一,但是,整个的经济盘势,美国下滑了。其经济已经闹到没有资本,实际上已陷入“以债养债”的局面,美国利用全世界的资本在自养,维系一 个花钱大手笔的虚壳子,吃干抹净。

美国会向中国还债吗?

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大量的外汇盈余通过各种方式循环到了美国。美国通过金融体系,通过政府间的默契,通过吸引发展中国家对美国虚拟投资,通过各种金 融创新带来的“高回报率”将赤字美元大量循环回美国。用资本项目的人超弥补经常项目的出超,美国即获得了货物又回笼了美元。回笼货币是一件难事,在世界范 围内回笼货币是一件更难的事。然而,美国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战略。

国成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美国欠中国数额庞大的美元的债务,其中有大约一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和接近5,000亿美元的两房 债券。两房的背后是美国政府,两房债券是间接美国政府债券。两者加在一起超过1.5万亿美元。贫穷的中国是富有美国的最大债主。美国曾经盛极一时的繁荣的 后面,有中国贫困群体的影子。中国手上这笔巨大的国民储备,价值多少?债权本身没有价值。债权的价值取决于债务人还债的愿望和能力,还债的方式和实际偿还 的数量。基于这些因素,一笔100美元的债券,可能值100美元,也可能只值50美元,也可能一文不值。

  中国把巨款借给了美国,自然关心自己财产的安全。美国会还债吗?

案很简单,美国没有打算还债。美国的战略是以世界之财力来维持其世界之霸权。那些认为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自由经济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醒 悟。美元与黄金脱钩的战略,就是因为不愿以黄金还债,就是为了借债不还。借债不还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借债要还,何必要与黄金脱钩!美国1971年以来的 全球化战略、金融全球化战略,就是建立在借钱不还的美元基础上的。推行全球化,推行金融全球化,控制IMF、世界银行和WTO,就是为了捍卫这种货币霸 权。在国家的博弈中,欠债要还的市场原则有时候苍白无力。

  以中国手中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为例。几年以前,由于美国在台海的某些作为,中国有人提出以抛售美国国债来报复美国。当时已经卸任的格林斯潘先生对此曾对投资者喊话:你们不用担心,就算中国要卖,也没有买主(详见http://www.moneyweek.com/investments /why-investors-fear-a-china-treasury-dump.aspx)。中国的许多人对这句话几乎没有加以注意,但是美国投 资者却因此而感到安慰。格林斯潘先生作为卸任的官员,也许有更多的讲话自由,他的话可能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也可能讲出市场的现实。这段话可能有几层含 义:(1)美国政府没有从中国手中购回债券的愿望。(2)即使中国打算抛售美国政府债券,美国主要的投行和商业银行将会联合抵制。(3)美国将没有任何交 易商会代理这种业务。没有交易代理商,就进不了市场。总之,中国找不到买主,这几千亿美元债券已经沉淀在了这个手中。中国想抛售,到时候是只有卖主,既无 价又无市。而且,卖主只是在市场外叫卖。换句话说,美国政府在卖给中国这些债券时根本就是一次最终买卖,没有打算把它们从中国手中赎回。美国经济学家安德 烈·冈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曾经指出:

(山姆大叔)用实际上一文不值的美元支付中国和其他国家。特别是贫困的中国,无偿向富有的山姆大叔提供价值成百上千亿美元的真实货物。然后中国又转过来用 这些美元纸钞购买美国国债。这些国债除了支付一定利息以外,更加一文不值。就我们注意到的,这些国债将永远不能换回现金,或者足值的或部分的赎回,而且不 管怎样,它们已经对山姆大叔贬值很多(由于膨胀)。详见ben mah America and China,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 tne 21 Century,p.223

   不仅美国政府债券,中国拥有的其他美元储备都是美国欠下中国的债务。从历史上看,对这类债务美国从来就是欠债不还。1971年,为了逃避用黄金支付债务 的责任,美国让美元和黄金脱钩,同时让美元的国门贬值;20世纪80年代,为了冲掉欠下日本的债务,美国不惜动用国际统一战线,迫使日元升值。美国这种欠 债不还的历史记录历历在案。美元和黄金脱钩后,美国要是真心还债有许多方式。例如开放美国产业,让债权国大量购买美国产业。让拥有美元储备的国家用美元收 购产业,是一种用有内在价值的资产偿还债务的形式。从市场原则看,由于美国无力还债,以实物(企业)抵债再正常不过。自1973年以来,日本、欧佩克 (OPEC)和欧洲都拥有大量的美元。这些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债权,试图收购美国主要企业的控制股,让美国以有经济价值的实物资产(企业)抵债。对此美国 坚决反对。在美国实施以债务支撑霸权的战略中,美国欠下世界许多国家巨额债务。例如世界上的债权国家能够利用这些债权购买甚至控制美国经济,美国早就和许 多第三世纪国家一样,产业被人肢解,经济受人控制。所谓霸权,早就是泥足巨人。正是基于这种战略考虑,作为赤字战略的配套措施,美国对外国收购美国企业有 严格的程序,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坚决拒绝外国投资插足。这种战略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市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利益。凡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就要坚持,凡是不符合国家利益的就要反对。在国家利益面前,市场原则不是“普世价值”

  美国欠债不还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对中国的高科技封锁。从纯经济角度看,以技术或技术产品抵债也是一种还债的方式。美国拒绝用高科技偿还债务。

  再以中国收购Union OIL为例。美国国会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否决了这个并购案。这个案子是个标志性案件。它表明美国不承认对外欠下的债务,债权人不能用这些债权来购买美国的真实资产,而只能购买美国政府债券和其他证券。

   以中国主权基金为例。当中国成立中投公司时,美国担心还债的时候到了,担心中国会通过本来没有内在价值的美元控制美国的实体企业。美国政商学界,尤其是 国会,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核心是不能让中国控制美国企业。美国这种激烈的反对,无疑给中投以极大的压力,最后中投的投资策略是进行长期的被动投资。 在许多投资案中,对中国提出许多限制条件,甚至迫使中国放弃股东的管理权限、接受很长的非流通期限,等等。这种投资,实际上是用一张纸换另一张纸,一种债 权换另一种债权。这个案例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美国的债务战略:可以用多种方式滚动债务,但不会还债。中国既不能用巨额的美元储备换回黄金,也不能大规模收购 实物产业,只能投资虚拟资产。

  这种欠债不还的理论讲得最浅显易懂的,是尼泊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货币主义之父弗里德曼。几十年前,美国不断上升的外贸赤字让美国许多人不安,害怕有一天要 还债。该先生站出来说,外贸赤字发出去的是美元,最后都会流入美国的。他认为许多对贸易赤字的批评是不公正的,这种批评旨在推进偏好出口产业的宏观经济政 策。强调自由市场的弗里德曼是不太希望美国走上出口导向的道路的。他说他相信,只要赤字带来的货币供应能以某种形式——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而流回赤字国 (美国)。发出去的美元收不回来,是最坏的情况。然而

他又说,这种最坏的情况对赤字国而言是最好的情况。为什么?

   他说,赚到美元的国家永远不把这些钱流回美国,其效果和烧掉这笔外汇是一样的。对美国而然,这种当然是最好的情况。这***我用白条买了你的东西,然后 你把这白条永远藏了起来,永远不来向我兑现,也不进行流通。这相当于你把这些白条烧掉一样。这就是弗里德曼所称的最坏的情况。正如他所明白指出的,对美国 来说,这恰恰是最好的情况(详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Balance-of-trade)。

  里德曼在为拥有美元储备的国家指明了两条道路:要么循环回美国;要么烧掉。没有第三条路,没有欠债还钱的路。金融自由化,就是为了把这些美元循环回美国, 就是为了将世界资本循环到美国。这就是新自由主义国际分工的实质、全球化的实质。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贸赤字不断上升,国内外经济 学家们不断大惊失色,然而美国既定国策依然不变,赤字依然上升,美国霸权安然如山。

  国手中的美国国债是金融武器吗?鱿鱼中国大量购买,美国政府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中国提供的巨大廉价资本,使美国政府可以筹措到廉价的债务以支撑其庞 大的政府开支,其中包括军事开支;使美国企业得以筹措到廉价的资本,而获取高额利润;使美国消费者得以获得廉价的消费者贷款,而弥补收入不足的部分。从纯 经济角度看,有人认为中国掌握了美国经济命脉。一旦中国大量抛售美国政府债券,美国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利率就会急剧上升,美国金融秩序就会大乱,甚至出现 经济危机。似乎这3万亿美元握住了美国的要害,是金融武器。按这种看法,中国买单越慷慨,美国越依赖中国。我们已经知道美国政府对债务的态度。在平时是这 样,在非常时期更是这样。美国政府不会让中国实现大规模抛售这些债券、打击美国的金融秩序的战略目的。中国手中的美国国债要成为金融武器,必须有一个简单 的前提:必须有人买。这个前提存在吗?

  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它会指令美国金融机构拒不承接中国大规模抛售的债券。从历史传统看,美国的金融机构有两个传统:贪婪和爱国。它们知道,只有美国是世 界最强大的国家,它们才能赚到更多的钱。从体制上看,美国银行在关键时刻并不享有国内某些经济学家所谓的“完全的自主”和产权的完全“明晰”。国内有人在 提倡产权私有化时认为,只要是私有,连国王都进不去,把私有权绝对放在公权力之上。美国银行虽然是私有制,但是政府出于国家利益都可以撤换管理层,中断分 红,停止营业,甚至没收。美国有关条例明确规定,一旦发生这些,股东大会没有任何权利否定政府的决定。而且,任何法庭都不能接受股东的上诉。从传统和体制 的角度看,只要美国政府禁止这些银行从中国手中买债券,中国手中的外汇储备就无法成为金融武器。

  所谓金融市场,有卖主、买主和交易商,还要有市商(market maker)。你要抛售美国债券,必须通过这些交易商把你手中的短信拿到市场上去卖。没有这些交易商,东西连市场都进不了。所以,有一点很明确,假如真想打击性抛售美国债券的话,不仅没有买主,甚至连市场都进不了。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家利益博弈的场所。只有在符合国家利益的时候,市场才有合理性。那些吧市场原则看得高于国家安全的人,很难不在全球化过程中成为最后的输家。

  退 一步讲,即使美国允许中国大量抛售债券,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从纯市场角度讲,鱿鱼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是美国债券的最大债主,拥有上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一旦 你抛售它们,这些债券就会应声而跌,结果你将赔上一个大本。你还没有“破敌一千”就先自损八百。第一波冲击的将是自己的金融体系。中国许多拥有这些美国国 债的金融机构和个人将由于这类资产(美国国债)大量贬值而资不抵债,甚至破产。中国许多投资美国国债的机构、企业和个人都将面临血本无归的困境。所以,扰 乱的首先是中国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这种混乱,必然会带来许多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国手中的外汇储备既不能让美国兑现,又不是金融武器。中国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售这种债券吗?中国拥有的这些债券的流动性如何?流动性问题是指你是否有 能力在市场上买卖资产而不会导致资产价格的巨大波动。流动性是有效市场的基本特点。流动性由供需决定。当你过度积累某种商品,以至于已经没有足够的市场容 量来消化你囤积的物品时,你就面临流动性问题——东西要么卖不出,要么必须降价出售。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真是太多太多了。从纯市场角度看,中国的外汇储备 超过了3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1/3。有谁能够、有谁愿意从中国手中接下这笔债务?就美国的金融机构而言,就算人家愿意承接,美国金融机构加在一起 也难以筹措这笔巨大的额外资金。

  量的美国政府债券即无法赎回,又不能成为金融武器,又有整体流动性问题。它们几乎变成了会计符号,其中的美国政府债务需要通过美国政府的新债务来滚动,相 当于永久“沉淀下去了”。高速增长的GDP换来的居然是这些经济价值很难评估的会计符号!时间是美国的朋友。这种美元储备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将通过通货 膨胀而变成对美国的通胀税。假如中国不拿出相应对策,时间将通过膨胀,把中国的这一部分国民储备销蚀掉。

  这种追求“虚拟增长”的模式,值得认真反思

所有跟帖: 

听上去是这么回事。。。懂经济的来说说吧。 -夏日怡心- 给 夏日怡心 发送悄悄话 夏日怡心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15 postreply 15:19:19

人类历史上,任何朝代的衰亡都是从丧失道德开始。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15 postreply 15:42:39

不谈美国文化,经济,军事强过任何国家?Apple,Google ..... -好酒- 给 好酒 发送悄悄话 好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15 postreply 17:17: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