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看这两造骂架,是不屑一顾的,小孩儿进了青春期,心里躁动,动不动伸胳膊挽袖子不是太平常的事青春期儿吗?用得着那么引经据典逐一反驳吗?周小平洋洋千言,其实就说了一个意思:别骂政府啦,中国没那么坏,外国也没那么好。他文中引用的那些数据本也不是那么认真的,充其量是他的情绪和感慨的一点佐料而已。他志不在理性分析,压根儿就是一个非理性的情绪宣泄,跟他的文章最对仗的不是条分缕析,引经据典,而是另一句话:我就骂,我就要骂”。孩子们既使正处在青春期,心里躁动,动不动伸胳膊挽袖子,是太平常的事。青春期嘛?可以理解原谅。可自喻为长者的您应该已经过了更年期的生理年龄了。又何以如此的冲动。动不动就骂,你就要骂,骂骂骂骂骂。在家里关上门,爱骂谁就骂谁。可您偏不,一定要弄到满城风雨,世人皆知。何苦而来呢?
现在,我有一个假设,且把对周小平的争论,就按照您的思路,看作是一场骂架。您在文中曾经提到了“我所受的社会学训练有一个规矩:社会学只关注两件事,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那我也就只好按您的规矩办事了。首先向您请教,(一是是什么)在这出“骂架”里,您的角色是什么?其二,(二是为什么)是为什么您非要加入进来参加这场“骂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正像您在文中提及的,即是孩子间“骂架”你又何必多此一举瞎JB掺和呢?两个孩子不懂事,“动不动伸胳膊挽袖子”是太平常的事儿了。可现在,你一个学者(性学家)......,可不该像孩子一样的冲动,我知道您由于年龄性别所限,现在是决不会再和他们“动不动伸胳膊挽袖子”了。可也绝不该如此迫不及待,就宽衣解带的赤膊上阵啊!有失大雅,又成何体统。从您的行为我看得出来,这已经不再是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了。而实属老年痴呆症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