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中共精英领导制度值得学习

来源: 2012-08-21 20:15:53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7月25日刊发署名文章,清华大学比较政治学教授丹尼尔·贝尔在文中指出,政治精英领导制度在现代社会的政治理论体系中基本上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但是有三个重要原因让这种政治理念复苏,并对它进行新的诠释,尤其是在中国的大背景下。

首先,政治精英领导制度一直而且未来也将是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核心。

其次,民主是一种存在缺陷的政治体制,而精英领导制度可以帮助弥补民主制度的一些缺陷。

再次,30年来,中国共产党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更精英的组织。

政治精英领导制度是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的一个核心主题,“尚贤”的主张是春秋时期以家世门第为基础的上层社会秩序瓦解后出现的。战国时期的大多数著名思想家都赞同这种主张,而且政治思想家们还就如何定义贤德以及如何以贤德为基础进行政治实践并建立政治制度进行了讨论。

早期,在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中国明确反对孔子提倡的政治精英领导论。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鼓励革命热情并使国家具备军事实力,结束外国列强的蹂躏和欺侮。但现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相对稳定和强大的中国已经建立,这意味着中国不再那么担心自身的安全,而是开始关注其政治共同体。

因此,重点已经转向了由有能力和品德高尚的政治领导者进行完善管理,而共产党的选拔机制也变得越来越注重能力和才智。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在像清华大学这样的精英学校,28%的大学本科生和55%的研究生是共产党员。共产党还瞄准了城市地区年轻的专业人才组成的“新社会阶层”,其中包括商人、私企经理、律师和会计师。

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还需要在廉洁从政方面作出表率。为了说明在选拔政府更高层官员方面的严格性,中组部公布了挑选党政领导干部的程序。

首先是包括退休干部参加的提名阶段。获得提名最多的人可以进入下一阶段。接下来是考试。为了确保透明和公正,其他普通的干部也在场,并可以监督整个过程。得分最高的候选人进入最终阶段。

文章认为,在共产党内部“明显存在的”精英领导的好处很明显。领导干部要经过严格的才能选拔,只有那些过去表现优异的人才可能进入到最高层的政府机构之中。这一培训过程包括培养干部的美德,例如通过到贫困的农村地区工作一段时间来培养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

此外,这种精英选拔过程也只能在一党制的前提下发挥作用。在多党制国家中,无法保证在低一级政府机构中的良好表现在更高一级机构中会得到奖励,而且也没有强大的动力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以使他们将来能在更高层的岗位上具备经验,因为关键性的人事安排会随着领导政府的政党的改变而改变。

一旦中国的领导人到了拥有政治权力的职位,他们就可以作出考虑到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决定,其中包括未来几代人和生活在这个国家之外的人们。与之相反,在多党制民主制国家中,通过竞争性选举选出的领导人需要担心下一次选举,因此他们更加可能作出受短期政治考量影响的决定,因为这关系到他们能否再度当选。如果非选民的利益和选民的利益冲突,例如未来几代人,那他们的利益就不太可能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