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推动大球40载:美中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学习共存

来源: 新闻自由 2011-04-07 12:43: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60 bytes)

来源:侨报    作者:沈逸

    时间流逝,距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抵华启动美中两国关系复苏进程,已过去40个年头。纽约市长彭博将4月2日命名为该市的“乒乓外交日”。

    40年弹指一挥间,世界从冷战步入全球化时代,美中两国的定位也从共同对抗苏联战略威胁的临时盟友,转变成为共同影响全球发展进程的伙伴。

    无论是权力转移理论,西方国际关系的客观实践,抑或者充满争议的“大国政治悲剧”命题(由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提出),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值得严肃思考的命题:美中两国能否在变化了的国际社会大背景下,避免历史中屡次出现的“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宿命般不可避免的军事冲突。这也是回望40年时首先要关注的挑战。

    40年前当美国乒乓球代表队登陆深圳时,中国的GDP 约为985亿美元,同年美国的GDP 约为1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10倍;而在政治影响力、军事实力方面,美国更是远超当时的中国。两个国家虽然找到了共同对抗苏联的战略威胁这一合作基础,但坦率地说,两者合作时的力量对比及相对地位是完全不对称的,以至于美国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中国作为一个主要发挥牵制作用的小伙伴,时常来点“踩着北京的肩膀往莫斯科跑”的动作。一个小小的证明便是:虽然1971年小球就已转动了大球,但最终美中建交仍延宕到了1979年。

    斗转星移,40年后的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站到了美国身后。尽管各种数据显示,美国依然享有巨大优势,但这种优势对中国似乎不再遥不可及。同样,在政治、军事、全球问题治理等诸多领域,中国的实力与影响力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力量的增长,带来行为的变化。中国在继续“韬光养晦”的同时,开始逐渐自信而积极的寻求“有所作为”:寻求最终实现中国统一的创新方式,扩展和保卫自身合理的海外利益需求,关注、参与乃至主导包括解决地球暖化在内的诸多全球性问题,维持世界各地的稳定与安全,中国逐渐进入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区域。

    对于美中两国来说,这种力量变化,超过了彼此的预期。现实的变化,首先挑战的是两国长期形成的战略心态:诸多相信“中国威胁论”的美国鹰派人士并非真的认为中国的客观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已经足以真正撼动美国的领导地位,让他们感到担忧的是,美国曾在半个世纪里独享的心理优越感正逐渐消退;担忧美中关系存在“结构性矛盾”的研究者也非真认定中国必然要复制德国与日本的崛起-挑战之路,而是看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某种趋势。1995年前后,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曾说过“如果把中国当作敌人,那么中国就会真的成为美国的敌人”;2011年,美国学者格拉瑟在《外交》杂志撰文,美国应考虑修改对台湾的战略承诺,以“避免美中之间的军事冲突”。稍微扩展解释一下上述两位学者的意见,美中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更多取决于决策者乃至广大民众的预期;现在的美中关系正面临大变动时代的关键路口。

    借用2008年奥巴马参选总统时的口号“变革”(change),小球转动大球40年之后的世界,正面临着“变化”(changing):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苏联的和平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变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高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全面核战争;但在大国关系相对改善的同时,更多被冷战两强对抗所掩盖的深层次矛盾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步伐,梯次浮出水面。无论是经济发展、气候问题、能源供应、粮食安全、金融稳定又或是全球信息空间的管理,没有任何单一国家——无论实力多么强大——能够单独解决;也很难从美苏两强对抗的冷战历程,抑或欧洲多极均势体系的历史经验里找到范本。人类社会正面临狄更斯笔下的“大时代”:这是最糟糕的年代,因为诸多挑战同时浮现;这是最美好的年代,因为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掌握如此之多可用于解决问题的资源。

    大大小小的国家在全球化时代都承担着相应的国际责任,大国被寄以做出更大贡献的预期。40年前,经历过直接交锋并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差异的美中两国,已经能够依据各自的战略利益做出创新的变革,推动双边关系及全球战略关系的积极转变,因此40年后的今天,更有理由寄望两国决策者,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冷战思维的束缚,摆脱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思维定势,为带动这个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世界继续前进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不仅关系到两国民众的福祉,也事关全球的发展。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

所有跟帖: 

花腔花调,说了等于没说。 -Dreamkylin- 给 Dreamkylin 发送悄悄话 (41 bytes) () 04/07/2011 postreply 13:11:59

现在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美好年代 -hanmu- 给 hanmu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7/2011 postreply 17:34: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