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炉熔毁!乌军导弹夜袭俄本土, 沙图拉电厂炸成废墟
“连续巨响震醒全城,窗外的火球比太阳还亮!”11月23日凌晨,莫斯科以东120公里的沙图拉镇,居民在睡梦中被剧烈爆炸声惊醒。社交媒体流传的监控视频显示,当地热电站方向火光冲天,浓烟翻滚数十米高,三台巨型变压器接连爆炸,火焰将夜空染成橙红色——这是乌军对俄本土发动的规模最大的能源打击之一,目标直指为莫斯科50万人供电的核心能源枢纽。
这场精心策划的夜袭,彻底打破了俄本土的“安全幻觉”。据莫斯科州州长沃罗比约夫在电报频道紧急通报,乌军无人机群在凌晨突破多层防空网,尽管部分被拦截,但仍有四到五架精准命中沙图拉热电站核心区域。不同于常规打击,无人机专门瞄准充满油液的高压变压器,撞击瞬间引发连锁爆炸,火势迅速蔓延至整个电站机组区。

现场混乱程度远超预期。当地居民拍摄的画面中,除了电厂的熊熊烈火,附近火车站也传来爆炸声——有消息称无人机同时击中了停靠的军列,车厢燃起的火焰与电厂火海连成一片。“至少6声巨响,房子都在抖,出门就闻到焦糊味”,一位居民在社交平台留言,称家中供暖突然中断,暖气片迅速冰凉,窗外满是应急车辆的警笛声。
作为莫斯科地区“能源心脏”,沙图拉热电站的瘫痪引发连锁反应。这座始建于1925年的能源巨头,装机容量达1500兆瓦,不仅承担着沙图拉镇3.3万居民的供暖,更要为莫斯科周边50万人提供电力。俄紧急情况部证实,三台主力变压器完全烧毁,最先进的400兆瓦燃气轮机也可能受损——而美国的制裁令这类GE制造设备的维修零件几乎无法获取,意味着修复将耗时数月。
面对突发危机,俄方紧急启动应急方案。沃罗比约夫表示,备用供电系统已投入使用,移动供暖设备正连夜运往居民小区,但截至24日中午,仍有部分居民未能恢复供暖。值得注意的是,俄国防部最初仅宣称“拦截2架乌军无人机”,对设施受损情况讳莫如深,直到现场视频刷屏后才承认“正在全力抢修”,这种信息差引发了当地民众对防御能力的质疑。

这场袭击的背后,是俄乌“能源攻防战”的全面升级。数月来,俄军持续打击乌克兰电网,导致乌多地冬季停电断暖;此次乌军以牙还牙,选择在11月寒冬来临前突袭俄核心能源设施,战略意图十分明确——通过打击民生基础削弱俄方战争潜力。更关键的是,袭击发生时,美、乌、欧多国正在日内瓦商谈28点和平方案,乌军此举无疑传递出“不接受被动谈判”的强硬信号。
而最令人深思的,是俄本土防御暴露出的巨大漏洞。从乌克兰到沙图拉镇,无人机群需穿越数百公里俄控区域,却仅被拦截不到十分之一。军事专家分析,这意味着俄军引以为傲的防空系统存在明显盲区,若乌军发动更大规模打击,莫斯科核心区将面临严峻威胁。此外,有消息称乌军远程打击依赖美军提供的坐标支持,此次行动或暗示美国对乌“本土打击”的限制正在松动。
截至发稿,沙图拉电站的明火已被控制,但输电线路修复仍在紧张进行中。当地居民在寒风中领取应急供暖设备的画面,让这场遥远的冲突变得触手可及。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寒冬,能源设施已成双方博弈的“主战场”,而沙图拉的火海,或许只是这场拉锯战升级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