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美国?从查理·柯克国家纪念日谈起
10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将当日定为“查理·柯克国家纪念日”。这一天正是此前遭遇枪杀的查理·柯克的生日。
此前,在他的葬礼上,他的妻子含泪说出“我原谅凶手”,而特朗普则当场表示“我绝不原谅”。子弹与饶恕、哀荣与敌意,这些矛盾的场景,或许是美国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敌意正在蔓延的缩影。
这种敌意的背后,是宗教与政治深度纠缠的斗争。一股名为“新使徒改革”的灵恩派运动,号召信徒占领政府、媒体等“七座山头”。而特朗普则从一个“圣经文盲”被神学巧妙包装成“外邦拯救者”,实现了与保守派选民的结盟。与此同时,柯克式的短视频辩论与追求爽感的网络文化同构,让人们的情感变得贫瘠,立场愈发固化,社会分裂与敌意加剧。面对现代法治程序似乎有些力不从心的现实,我们还能依靠什么来平息这愈演愈烈的敌意?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徐震宇及中国政法大学陈碧,二位将从美国的历史源流与当下现实出发,剖析这股敌意的滋生与蔓延,并探讨在知识和情感双重贫瘠的当下,我们何以自处。
收听播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