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轰一夜!乌军掀翻俄能源饭碗,油价36美元暴跌,普京底牌碎了?

来源: 2025-11-20 18:33:5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狂轰一夜!乌军掀翻俄能源饭碗,油价36美元暴跌,普京底牌碎了? 

2025-11-19 16:25 来源: 来桥说

 

俄乌这仗打了四年,早就不是俄军单方面“推塔”的局面了。

乌克兰现在是一边硬扛前线进攻,一边反手盯着俄罗斯的软肋打,再加上国际社会的实打实支援,俄罗斯是能源赚钱的路被堵,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战局的风向其实已经悄悄变了。

一、精准打击戳软肋,俄能源经济扛不住

你发现没,乌克兰现在的反击真是“打蛇打七寸”,专挑俄罗斯最疼的地方下手。

以前还只是在前线对峙,现在倒好,每天夜里都有乌军的无人机、导弹往俄罗斯本土飞,不管是炼油厂、发电厂这种显眼的大目标,还是藏在偏远地方的变电站,能打就绝不放过。

这些打击看着零散,实则直接掐断了俄罗斯的“钱袋子”——能源出口。有数据摆在这,10月份俄罗斯化石燃料出口额跌到了全面入侵以来的最低点,日均才6.09亿美元,比9月份还少了4%。

更惨的是油价,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现在每桶才卖36美元,比国际基准价低了足足23.51美元,说白了,这价格连开采和运出去的成本都不够,纯属亏本买卖。

为啥会这么惨?一方面是乌克兰的打击让能源设施老出问题,另一方面是美国的制裁马上要到期,印度、中国这些之前买俄油多的国家,也开始减少采购量了。

俄罗斯现在是骑虎难下,油不卖掉就得堆在地里,堆多了还得关油井,可西伯利亚的油井一旦关掉,再想重新开起来,不仅要花大价钱,技术上也跟不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近期西伯利亚还发生了重大天然气管道爆炸,火光冲天几百米高,周边的工厂全被迫停了产。

俄气说24小时就能修好,可明眼人都知道,那地方偏远得很,管道抢修哪有这么容易?除此之外,乌克兰还盯上了俄罗斯的军工供应链,库尔斯克地区的津科姆工厂遭了无人机打击。

这家厂产的锌合金是俄军的重要物资,年产量占俄罗斯的10%,这一下直接让俄军的供应链掉了链子。

二、国际支援玩众筹,乌军战力节节高

我跟你讲,乌克兰能硬撑到现在,国际社会的支援功不可没,而且现在的支援越来越接地气,普通人都能参与进来。

就说捷克民众,那真是热血得很,48小时内就众筹了75.67万美元,原本只想买一枚“火烈鸟”巡航导弹,结果乌克兰军工企业直接送了两枚,多余的钱还加订了火箭弹。

捐款的有上班族、大学生,还有小店主,最低5美元就能参与,最高有人一次性捐了1.2万美元。

导弹外壳上不仅刷了粉色涂装,还刻了捐赠者的ID,11月18日深夜,这两枚导弹直接命中克里米亚港口,炸出了连环火球,让俄罗斯本土居民第一次感觉到战争离自己这么近。

除了民间众筹,国家层面的支援也不含糊。荷兰有位匿名大佬,一次性捐了700支霰弹枪、配套的光学设备和2万发弹药,直接补齐了乌军前线的装备缺口。

立陶宛送来7000个玻璃绝缘子,帮乌克兰抢修被炸毁的能源设施;希腊更是直接和乌克兰签了天然气供应协议,开通了新的天然气走廊,这下乌克兰这个冬天的供暖和能源供应就有了保障。

最重磅的还是法国,马克龙和泽连斯基敲定了10年防务协议,承诺给乌克兰100架“阵风”战斗机。

再加上之前美国的F-16和瑞典的“鹰狮”战机,乌克兰空军的实力一下就上来了。

现在这些战机主要用来拦截俄军的无人机和导弹,用空对空导弹拦截比地面发射“爱国者”导弹便宜多了,而且效率极高,至今只损失了两三架,还都是友好火力或者机械故障导致的。

有了这些底气,乌军在战场上也越来越敢打,近期还摧毁了顿巴斯地区俄军的S400指挥车、TOR-M1防空系统和雷达,一步步瓦解俄军的空中优势。

三、内忧外患缠上身,俄军后劲有点虚

从另一个角度看,俄罗斯现在不光外面打得吃力,内部的问题也开始冒头,真是内忧外患一起来。

首先是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俄罗斯企业的债务负担已经到了临界点。

9月份的时候,俄企的利息支出占税前利润的比例高达39%,创了纪录;盈利的企业从72%降到了70%,亏损企业的损失则暴涨了30%。

更坑普通老百姓的是,普京政府还打算把增值税从20%提到22%,这一下肯定会让物价涨得更厉害,原本就不宽裕的日子更难熬了。

老百姓的不满也开始藏不住了,近期在新瑟尔斯克,就有民众举着扩音器抗议高税收,直言“我们天天上班,到头来都是在交税,这公平吗?”

要知道,在俄罗斯抗议战争会被重判,但民生问题的不满已经压不住了。普京之前还说“俄乌同属一族”,想靠历史叙事凝聚共识,但普通民众关心的是柴米油盐,不是遥远的历史。

更致命的是军心涣散,越来越多的俄军士兵不想打了。有个被俘的俄罗斯哈萨克族士兵,宁愿留在乌克兰甚至加入乌军,也不愿再回俄罗斯军队。

他跟母亲通话时说,俄军里根本不把士兵当人,就是“送进熔炉的肉”,6个人里活下来3个,而乌军把他当人看,有吃有住还不挨打。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俄军士兵开始质疑这场战争的意义,甚至有人直接投降。

就连俄罗斯想搞点破坏都没成功,波兰近期挫败了一起铁路sabotage事件。

两名受俄情报部门指使的乌克兰人,想炸毁运送援乌物资的铁路,结果被波兰警方抓了个正着,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结语

这场冲突打到现在,拼的早就不是谁的兵多,而是谁的经济能扛住、谁的人心能聚起来、谁的支援能跟上。

俄罗斯靠能源和武力撑场面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乌克兰则靠着精准打击和八方支援,硬生生打出了反击的机会。

说白了,穷兵黩武从来都没有好结果,俄罗斯越是想靠武力解决问题,越是会陷入困境。

而乌克兰人的坚守告诉我们,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场战争的结局,早就藏在双方的选择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