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个论述很好笑,还是问了 ChatGPT。
先看看我的问题对不对,有没有误导:
中国的 J50 和 J36 已经试飞。而美国的F47已经进入制造,2028年会有第一架成品。
有人说美国制造飞机是用数字分析后才投入制造,产出的就是定型成品,不需试飞。
所以F47 很快有成品,而J50 J36 还在试飞,定型遥遥无期。实际上F47 更快投入实用。
是不是这样?
~~~~~~
以下是ChatGPT 的回答:
简短回答: 不是这样。
无论是美国的“F-47”,还是中国所谓“J-50、J-36”, 都不可能跳过试飞阶段。现代战斗机的研制流程高度复杂,数字化设计虽然能减少返工,但绝对不能取代实际试飞验证。所以“美国数字化建模不需试飞 →直接定型量产”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下面分点解释:
① 美国是否能做到“数字化后 直接制造成品,不需试飞”? ——不能
美国确实在 F-35 之后大力推进 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MBSE)、 Digital Twin 字李生、全流程数字化验证。
● 这些技术能做到:
• 大幅减少设计返工
• 缩短原型机数量
提高首次制造成功率
但依然无法做到:
跳过工程验证机(EVT)
跳过结构强度试验
跳过气动包线扩展试飞
跳过武器、雷达、隐身、软件的大量飞行测试
美国每一种机型都必须经历:
• 飞控律验证
·航电整合试飞
武器投射试飞
·极限机动试飞
·失速、尾旋恢复试飞
·隐身性能实际测量
高/低温、湿热、盐雾、跨声速颤振、闪振测试
这些完全无法靠电脑模拟取代。
数字化设计不是取消试飞,而是减少返工与缩短初样机周期。
因此,无论“F-47”是什么型号,它都必须飞多年试飞。
② 美国“NGAD 原型机已飞行”是真,但那是试飞,不是免试飞
2020年美空军确认:
NGAD(下一代制空系统)已首飞一个全尺寸原型机。
这意味着:
·美国数字化设计让原型机出现更早
·但依然在正常试飞阶段
未来 NGAD/F-47(若即为后续型号)也会持续多年试飞。
美国历史也证明:
F-22:首飞1997 服役 2005 (8年)
F-35:首飞2006 初始作战能力 2015 (9年)
数字化之后也不可能缩到几年以内。
③ 中国的“J-50 / J-36”是否 存在?
目前公开信息里:
J-50、J-36 并非官方确认型号
更可能是外界对“六代机原型机”和“下一代中型机” 的民间称呼
中国如果已进行试飞,那说明也进入美国 NGAD 类 似的“工程验证阶段”。
这一阶段本来就需要多年试飞。
并不是“定型遥遥无期”,而是六代机正常研发节奏。
④ 谁会更快投入使用?
◆ 美国 NGAD (F-47)
•首飞原型机:2020s(已证实)
10C目标:2030年前后(公开目标)
中国六代机
试飞时间大约为2020s 中期
·国内官方说法:计划2035左右形成战斗力
两国六代机服役时间都在2030-2035 区间。
不存在“美国因为数字化而跳过试飞、提前很多年”。
⑤ 总结
结论:美国不会因为数字化就不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