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川普做啥都不对。一件事正在进行,就开始推断出破坏性的结果;实在挑不出危害性的后果,就指责动机。相反地,对于民主党做的类似的事,左媒则采取双重标准,川普白宫改造工程被大批,奥巴马耗资巨大的政府大楼翻修项目则轻描淡写;强调川普对对手的司法行动,但对民主党任内的类似行为则轻描淡写。”
上述是从这文章摘的

这不过是西方左媒众多构陷、造谣川普的一个普通例子罢了。比如川普自费升级白宫宴会设施被描述为“破坏遗产”;在俄乌和贸易等外交政策上被指“亲俄”或“出卖美国利益”,甚至绘声绘色地描写说川普已被克格勃第六局招募为间谍,代号“克拉斯诺夫”。川普被指在阵亡将士纪念日称美军士兵为“失败者”和“傻瓜”(该说法遭多方当事人否认);在采访中被描述为“粗鲁”和“爆粗口”。面临的多项刑事指控常被重点报道,用以强化其“罪犯”形象;其打击政治对手的司法行动被解读为“政治报复”。数据统计显示,媒体对川普的负面报道比例高达92%。
有分析认为,部分媒体对川普存在一种“病态执念”,即无论他做什么,都会自动采取反对立场。即使他的某些政策如短期贸易停战带来市场积极反应,报道角度也会迅速转向质疑其长期危害。
一句话,川普做啥都不对。一件事正在进行,就开始推断出破坏性的结果;实在挑不出危害性的后果,就指责动机。相反地,对于民主党做的类似的事,左媒则采取双重标准,川普白宫改造工程被大批,奥巴马耗资巨大的政府大楼翻修项目则轻描淡写;强调川普对对手的司法行动,但对民主党任内的类似行为则轻描淡写。
当然,川普及其班子对左媒的这种卑劣手法给予迎头痛击且取得巨大胜利。截止到目前,YouTub同意向特朗普总统支付2450万美元,以在2021年暂停他的账户;Facebook同意向特朗普支付2500万美元作为暂停其职务的补偿;Twitter同意向特朗普支付1000万美元作为暂停其账号的补偿;美国广播公司同意向特朗普支付1500万美元以解决诽谤诉讼;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同意向特朗普支付1600万美元,用于编辑卡马拉·哈里斯的采访,最终赔付可能为3000万美元。
当地时间10月16日,川普向佛罗里达州地方法院递交一份新诉状,向《纽约时报》、其三名记者及出版相关著作的出版社企鹅兰登书屋索赔150亿美元。这是在一名联邦法官以篇幅过大为由驳回了川普最初长达85页的起诉书后,川普重新提交了一份40页精简版起诉书,再度起诉《纽约时报》。
不得不说,左媒连篇累牍地给川普泼污水,确实造成了严重后果。当政治对手被持续描绘成“希特勒”、“法西斯分子”或“对美国民主的致命威胁”时,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被极端个体解读为需要采取非常手段“拯救国家”的信号。有评论指出,这种充满敌意的舆论环境是导致川普险些被暗杀和查理·柯克真的被暗杀的主要因素之一。
片面报道还导致了公共讨论质量的下降。在川普任期,美国媒体经常使用“爆炸洞”策略:用一个新的爆炸性新闻来快速覆盖前一个被证伪或未达预期的报道,使得公众注意力被不断转移,难以对任何单一事件进行深入追踪和理性审视。其结果是,公共辩论常常停留在情绪宣泄层面。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对媒体自身公信力的侵蚀。当报道被普遍认为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时,不仅保守派选民会对所有主流新闻机构产生深深的不信任感,甚至中间派读者也可能对媒体的客观性产生质疑。自由派与保守派民众生活在不同的信息环境中,基于片面事实进行争论,加剧社会撕裂。这种信任的丧失,使得社会在面临重大危机时,缺乏共同的事实基础来进行有效沟通和达成共识。
有意思的是,在简中网上,由于某些媒体和大批自媒体盲目跟风西方左媒,毫无选择地抄录左媒对川普的片面性报道,导致很多人对川普的认识停留在“大嘴巴”“不靠谱”“草台班子”“商人治国”等低层级乃至错误的阶段,对川普上任来取得的众多成就和美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的改变一无所知,实实在在地压缩了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伸缩空间和腾挪尺度,实非幸事。
真心希望媒体、自媒体对川普,也包括其他国际人物和国际态势能够更加客观一点,更加真实一点,能够从事实而非立场出发,别再给国民灌屎了。
如此,则国民幸矣,国家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