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暴击!俄罗斯对乌战争资金缩水15%,1800亿外债压垮军工巨头

制裁暴击!俄罗斯对乌战争资金缩水15%,1800亿外债压垮军工巨头 

我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最烧钱,俄罗斯这几年的战争开支大部分都是通过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收入来支撑的。

然而,随着新一轮西方的制裁即将到来,许多人担心,俄罗斯将来为战争支付的资金可能会减少一半。

先来说说财政上的情况。今年前八个月,俄罗斯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了510亿美元。要知道,他们原本预估一年最多亏损470亿美元,但现在半年的时间就已经超出了这个预期,财政压力显而易见。

更棘手的是军费开支的问题。哈佛大学有位专家,专门研究俄罗斯经济的克雷格·肯尼迪表示,今年俄罗斯用于战争的资金,包括给武器制造商的贷款,预计会比去年减少15%。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银行今年向国防工业提供的贷款大幅减少,直接下降了超过一半,导致国防预算实际下降了接近15%。

由于资金跟不上,战场上的进展也显得十分缓慢。去年,俄罗斯才占领了乌克兰0.69%的领土,而且损失了不少士兵。到了今年前八个月,虽然占领了不到1%的领土,但也有几万人阵亡。算下来,打了三年多,俄罗斯的推进速度几乎是慢得像蜗牛一样,花了大量的钱,收获却寥寥无几。

再来看俄罗斯国内的经济。除了与战争直接相关的行业有所发展外,普通民用经济几乎没有增长,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肯尼迪表示,现在很多人认为俄罗斯的民用经济已经进入了衰退期,只有国防产业还能保持增长。俄罗斯一家独立智库也证实了这一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除国防外的所有经济部门萎缩了5.4%。

为什么民用经济会这样?原因在于,俄罗斯这几年的财政支出几乎都集中在战争上,政府通过银行将信贷资金大量投向了国防工业,普通企业和老百姓想借款发展或者消费,变得更加困难。

俄罗斯央行行长曾多次警告,虽然这几年俄罗斯的经济表面上看似还行,但其实都在靠吃“老本”——用劳动力、工厂产能、银行资本,以及国家的福利基金来填补财政缺口。

然而,这些“老本”已经所剩无几,国家福利基金的流动资金减少了三分之一,现在只剩下340亿美元,其中100亿美元还被拿去救助银行。按这个速度算,到了2026年,这笔钱可能就用光了。

银行方面也面临很大困境。俄罗斯的武器制造商欠银行约1800亿美元。肯尼迪表示,这些债务大概率无法偿还,基本可以算作“坏账”,就像一堆烂账,没人知道究竟会有多少坏账最终“烂掉”。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笔欠款占了俄罗斯企业卢布贷款总额的22.7%,如果这些贷款最终无法偿还,银行将面临严重风险。

已经有迹象显示,俄罗斯一些大企业开始让员工休假,这实际上是在通过减少工资支出来度过难关,说明经济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西方的制裁则使俄罗斯的困境更加严重。乌克兰的经济安全委员会主任奥列娜·尤尔琴科表示,俄罗斯现在购买受制裁的军事物资时,价格比市场价要高得多。

不仅如此,购买这些物资需要通过中介,还要等很长时间,导致平均价格上涨了30%到50%,如果是专门用来打仗的物资,有时价格甚至会上涨70%到80%。

更严重的是,制裁还导致俄罗斯的国防工业无法进步。尤尔琴科指出,现在俄罗斯在武器技术上的差距已经和西方拉开了无法弥补的差距,这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比如武器故障增多,导弹导航不准确,进攻速度也变得更加缓慢。

这种制裁的效果像是“千刀万剐”,一点一点地消耗着俄罗斯的力量,虽然现在还无法预测具体的垮台时刻,但俄罗斯面临的困境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石油出口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但这个“钱袋子”现在也受到了西方制裁的影响。欧盟等国家不再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俄罗斯每年因此损失了820亿美元的收入。

虽然俄罗斯通过将石油卖给印度等国家,部分弥补了损失,但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已经为俄罗斯石油设定了价格上限,每桶47.6美元,这使得俄罗斯很难通过提高价格获得更多收益。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态度并未完全支持这一价格上限,也没有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进行严格制裁。

有专家认为,正是因为美国没有完全堵住制裁的漏洞,俄罗斯才能继续通过石油获得收入。

但也有专家认为,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太过软弱,克里姆林宫已经看穿了这一点,所以才敢继续向乌克兰发射导弹和无人机。

自从去年11月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不过西方并没有放松制裁,欧盟正在考虑第19轮制裁,这一次可能会禁止俄罗斯出口精炼石油产品——这之前是欧洲通过这一渠道间接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方式,未来可能就不行了。

另外,欧盟还计划限制几百艘不受价格上限约束的俄罗斯油轮,不让它们自由航行。如果这轮制裁得以实施,俄罗斯的“财路”可能会被真正断掉。

更让俄罗斯气愤的是,欧盟还打算动用存放在欧洲机构的近3000亿美元俄罗斯央行储备,计划拿出一半用于支持乌克兰的国防和重建。

俄罗斯对此表示强烈反对,称这是“妄想”,并威胁要进行报复,但德国等欧盟国家已经开始转变态度,支持这一计划。

有专家表示,许多欧洲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必须下狠手,哪怕有风险,也不能让这些钱重新回到俄罗斯政府手中。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俄罗斯并未走到崩溃的边缘,毕竟它仍能通过石油获得稳定的外汇收入,并且近期还开展了一些长期的经济合作业务。

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的经济承受能力正在减弱,资金紧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战争资助被“大砍”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未来,俄罗斯是否能够继续硬撑下去,还是会选择与对方谈判,恐怕需要好好考虑了。

战争从来都是“烧钱游戏”,俄罗斯靠石油撑了三年多,但现在赤字、银行坏账、民用经济萎缩,加上西方制裁加码,所谓的“经济韧性”已经大大削弱。

石油卖不上好价钱,贷款难以发放,甚至连“老本”也快用光了,战争资助“腰斩”的风险不是危言耸听。

如果继续硬撑下去,老百姓的生活会受到影响,民用经济一旦崩溃,再强大的国防也无法支撑国家的根基。西方的制裁可能不能马上摧毁俄罗斯,但一点一点的消耗,最终也会让俄罗斯的家底耗尽。

与其将钱继续投入到战场,不如早日回到谈判桌,否则最后输掉的不仅是领土和面子,还有无数普通人的生计。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