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开会不见拉夫罗夫,俄媒暗示“失宠”,俄高层或又要洗牌?
拉夫罗夫的缺席,是否意味着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向?
2025年10月末,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主持讨论美国核战略调整的安全会议,所有安全会议成员齐聚一堂,唯独不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更令人惊讶的是,几天后克里姆林宫宣布,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奥列什金将率领俄罗斯代表团参加11月的G20峰会,打破了多年来由拉夫罗夫率团参会的惯例。
拉夫罗夫的两度缺席,却是让外界热议了。安全会议讨论的是美国核战略调整及俄罗斯是否重启核试验的重大议题,而作为外交部长的拉夫罗夫,竟然没有现身。
这不禁让人疑问:俄罗斯外交政策是否正经历重大调整?

拉夫罗夫已执掌俄罗斯外交部门二十余年,是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标志性面孔。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到2022年俄乌冲突,他在国际舞台上为俄罗斯利益强硬辩护,成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象征。
如此重要的会议缺席,自然引发外界广泛猜测。
面对外界如潮的猜测,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不得不出面回应。在11月7日的每日简报会上,他明确否认了拉夫罗夫与普京关系紧张的传闻。

“这些报道毫无根据,”佩斯科夫对记者们表示,当被问及拉夫罗夫是否会继续担任外长时,他补充道:“当然。拉夫罗夫当然会继续担任外交部长。”
紧跟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试图淡化这一事件,在确认拉夫罗夫缺席安全会议的同时,轻描淡写地表示“这很正常”。
但显然这样的“灭火”外界并不买账,因为就在十月下旬,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一次关键通话前,俄罗斯外交部向美国发送了一份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强硬备忘录,导致后续通话气氛紧张,最终甚至取消了普京与特朗普的第二次会晤。

自然拉夫罗夫的缺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久前俄罗斯国防系统经历的清洗风暴。就在2025年5月,普京突然签署总统令,将执掌国防部十余年的绍伊古调离,转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
表面上是平调,实则怕是“明升暗降”。
绍伊古的失势并非孤例。在他调职后,俄罗斯国防部的“去绍伊古化”进程明显加速。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近16个月内,已有12名中将以上军官因贪腐或失职被调查,其中8人与绍伊古派系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