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之本
-
政教分离(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
宗教自由(自由信仰或无信仰)
-
个人权利优先于教会权威
《宪法第一修正案》以天才的设计确立了政教分离与宗教自由的双重原则,将个人权利置于教会权威之上,为美国的多元主义埋下伏笔。然而,1960年代开启的世俗化浪潮并非任何单一党派的创造物,而是人口结构嬗变、教育普及、科技进步与社会文化转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这场静默革命催生了今日美国红蓝对立的价值观鸿沟。
美国社会自1960年代开始已经持续世俗化,这一趋势并不是特定党派“造成”的,而是人口结构、教育、科技、社会文化长期变化。
现在红蓝两派;
蓝走向深度世俗化:
-
扩大 LGBTQ 权利
-
保护堕胎权
-
移除公立学校中的宗教符号/祈祷
-
更包容的移民与多元文化政策
-
以世俗(非宗教)价值审视公共政策
红努力拉回传统宗教价值:
-
限制堕胎
-
维护传统家庭结构
-
在政治中更大程度允许宗教表达
-
推动“宗教自由法案”(保护企业/个人拒绝与 LGBTQ 相关服务)
双方为了选票,都会强调“对方正在毁灭美国价值”。
造成这种“价值被侵蚀”的感觉。
两党的极端斗争给新来的 Muslim 很大空间,Muslim 社区普遍倾向民主党。因为蓝党
-
强调反歧视、多元文化、宗教自由
-
在移民政策上更开放
-
给予穆斯林社区更多政策资源、政治参与渠道
两党的极化让美国政治无法集中管理社会结构性变迁;而穆斯林移民只是众多填补社区空白、发展自身文化的群体之一。
根据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MPI) 的报告,从中东/北非 (MENA) 区域来的移民在美国的增长速度在 2010-2022 年间几乎是整体外国出生人口增长速度的三倍。移民集中在大纽约都会区 (约占其全国份额的 12 %)、底特律地区 (约 9 %)。
底特律 + Dearborn 的阿拉伯裔/南亚裔选票动员能力很强。
2024 年密歇根州总统选举 margin 只有个位数百分点,这意味着: 几万张穆斯林票就能改变结果。
美国政治的悲剧性困境在于:两党的极端对立使政治系统无法有效管理社会结构性变迁,而穆斯林移民只是众多在制度真空中寻找机会、发展自身文化认同的群体之一。他们既非问题的根源,也非解决方案的全部,而是在美国价值体系重构过程中一个日益重要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