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W:俄每日在波克罗夫斯克伤亡数百,无法对乌形成包围
根据国际战争研究所isw报道,俄军推进速度缓慢,每日伤亡数百几人,进行零星渗透,根本无法形成包围,路透社指出,夏季攻势仅控制百分之零点四的乌克兰领土。
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等关键方向每日伤亡高达数百人,步兵损失尤其严重,推进速度“像蜗牛一样慢”。
俄军只能进行小股渗透,根本无法建立稳固包围圈,更谈不上“包围乌军”。
乌克兰总司令瑟尔斯基亲赴前线指挥,明确驳斥俄方“包围乌军”的说法,称其与事实严重不符,乌军正开展综合行动,并增派突击小组,防线稳固。
俄军自6月发动夏季攻势以来,截至10月仅控制了乌克兰领土的0.4%。
按此速度,要完全拿下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地,至少需要“一个世纪”。
俄总参谋部曾在8月初向普京保证,乌军防线会在两到三个月内崩溃,但截至目前,整体战局基本没有进展,所谓的“乌军秋季崩溃”根本没有发生。
维也纳新城军事学院讲师马库斯·赖斯纳指出,波克罗夫斯克是当前最危险的城市,俄军虽集结1.1万人,但推进极为缓慢,仅攻入市区边缘,炮击不断,但无法实现有效突破。
即使波克罗夫斯克失守,也只是又一个“巴赫穆特式的惨烈结局”——俄军付出巨大代价,只拿到一座废墟死城。
俄军依赖“炮火覆盖+步兵冲锋”的旧战术,在废墟化城市中效果大打折扣。
乌军凭借无人机和精准打击,建立了严密防御体系,有效遏制俄军攻势。
乌军依靠无人机侦察和精准打击,弥补了人力不足,形成“以少打多”的防御体系。
俄军虽在多条战线同时进攻,但兵力分散,导致所有方向的攻势都变慢。
除波克罗夫斯克外,库皮扬斯克、莱曼、谢韦尔斯克、新巴甫洛夫卡和康斯坦丁诺夫卡等方向,俄军同样未能取得突破,战局陷入“无休止的拉锯”。

路透社、凤凰卫视等均报道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战斗激烈,但俄军未能实现包围,乌军防线仍稳固。
所谓“包围”更多是俄方宣传战,与战场实际严重不符。
虽然前线停滞,但普京仍拒绝退让,试图以持续消耗逼乌克兰屈服。
但俄国内经济恶化更快,各行业疲态尽显,此举“不过是用时间换了幻觉”。
ISW与路透社权威判断:俄军推进速度极其缓慢,每日伤亡数百,仅能零星渗透,根本无法对乌军形成包围。
夏季攻势成果微乎其微:路透社披露,俄军夏季攻势仅控制乌克兰0.4%领土,原计划彻底落空。
战场实情:俄军宣传与事实严重不符,乌军防线稳固,俄军损失惨重,战术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