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的回声:当自由社会忘记了恐惧 ——众议院议长麦克·约翰逊说美国主流政治中正出现一种“重新包装的马克思主义”

来源: 2025-11-05 16:19:0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文明系列·制度常识篇(第三章)》

乌托邦的回声:当自由社会忘记了恐惧

——众议院议长麦克·约翰逊说美国主流政治中正出现一种“重新包装的马克思主义”

 

一、导言

 

在近日一场演讲中,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克·约翰逊谈到纽约一名公开自称社会主义者的地方议员时,发出一句令人震惊的话:“his brand of Marxism is truly a bellwether for the Democrats nationwide。”

这句话意在警示——美国主流政治中正出现一种“重新包装的马克思主义”,一种以社会正义、公平、气候、包容为名的新式乌托邦信仰。

 

对于多数曾经来自专制社会的移民而言,这类言论并非夸张。因为他们熟悉那种从理念出发、以“善”为名、最终走向权力崇拜的制度循环。正如托克维尔所言:“最危险的时刻,不是压迫最深的时候,而是人们开始呼吸自由的时候。”

 

当美国年轻一代把“社会主义”当作浪漫理想时,那些从极权体制中走出的灵魂,却感到一种深切的 déjà vu(似曾相识的恐惧)——他们听见了制度的回声。

 

二、制度恐惧的记忆

 

对于经历过威权社会的中国大陆移民来说,“制度”并不是哲学名词,而是切肤的经验。

它存在于户籍、审查、表态、集体动员与政治沉默的每一个环节。

他们逃离的,不只是一个政权,而是一种能控制意义的结构。

 

于是,当他们在美国看到某些政治群体高举“全民医疗”“财富再分配”“教育公平”的旗帜时,直觉中会涌起一种熟悉的寒意——那不是理念的差异,而是历史的倒影。

他们明白,一个社会一旦开始用“道德”来取代“制度”,用“善意”来取代“自由”,那条道路的终点往往并不在天堂,而在某种新的纪律机器里。

 

这种警觉,来自记忆;这种记忆,本身是一种文明免疫力。

 

三、乌托邦语言的回潮

 

今日的美国左翼政治,不再使用“阶级斗争”“计划经济”等旧词,而是换上了新的词汇外衣:

 

“Equity”取代了“消灭阶级”;

“Social Justice”成为“共同富裕”的温和版本;

“Universal Basic Income”呼应“按需分配”;

“Climate Justice”让生态议题道德化为一种新信仰。

 

语言变了,逻辑未变。

这种语言的本质是以国家和道德的双重权威,重新塑造个体与社会关系。

它以“包容”为名削弱分歧,以“正义”为名要求服从,以“公平”为名重新分配自由。

 

于是,马克思主义不再以红色旗帜出现,而是以绿色、彩虹与人文主义的姿态,重新进入制度核心。

 

四、自由的免疫危机

 

自由社会的危险,不在外部敌人,而在内部遗忘。

自由主义的两大支柱——对权力的恐惧与对责任的自觉——正在老化。

 

当一代人未曾亲历压迫,他们便误以为制度无需防范;

当国家代替个体承担道德,他们便相信制度能代替自己行善。

 

于是,一个自我怀疑的社会逐渐消失;

一个以“公共利益”名义重塑秩序的国家正在复活。

“乌托邦”成了新的政治合法性来源,“正义”成了新的统治语言。

而当人类以理想的名义行恶,恶就变得神圣——这是汉娜·阿伦特在上世纪的警告,如今再次应验。

 

五、制度余响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制度与信仰交替驯化彼此的历史。

当信仰幻化为制度,制度又被理想点燃,循环不止。

 

今天的美国,面对的并非一次普通的政治分歧,而是一场制度记忆的流失。

那些来自专制社会的人,看到了自由的脆弱;

那些从未经历专制的人,却只看见理想的美丽。

 

真正的自由,不是被保护的权利,而是对权力的持续怀疑。

当制度不再恐惧自己,文明就开始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