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速军反攻红军城俄军72小时损失1226人:第51集团军司令被撤职

来源: 2025-11-04 20:27:2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亚速军反攻红军城俄军72小时损失1226人:第51集团军司令被撤职 

据乌克兰军方战报,乌军亚速部队在红军城北部多布罗皮利亚的反攻行动取得大捷,这一消息瞬间在军事舆论场中激起千层浪。战报详细披露,乌克兰军队在多布罗皮利亚附近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反攻,如同猛虎出山般,系统性地消灭了孤立的俄罗斯部队,成功解放了库切里夫亚尔和扎特绍克等村庄。此前72小时,仅第一亚速军就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1226名俄军伤亡、23辆装甲车被摧毁、130辆其他车辆损失以及39套火炮系统被摧毁。如此战果,无疑让乌方宣称俄军三叉戟攻势再次被压制。

从战术层面来看,乌克兰第一亚速军等精锐部队发起的突然进攻,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俄军防线。乌军侦察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显示,俄罗斯士兵被困在他们为了寻求掩护而进入的反坦克壕沟中,瞬间成为了乌军空中打击的活靶子。若俄军士兵试图突围,部署在树林中的乌克兰狙击手便会如同隐匿在暗处的猎手,瞄准并射杀任何移动目标。这种立体化的打击模式,让俄军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而且,俄军方的多次解救行动都被亚速军挫败,伤亡人数还在持续增加,这无疑给俄军的前线作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战争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乌媒分析认为,俄军遭受如此大的损失,主要原因是前方部队行动迟缓且向后方的高级指挥官隐瞒战场实情,导致后方更高一级指挥部做出误判。这一分析揭示了俄军在指挥体系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战争中,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信息不畅或失实,就可能导致指挥决策的失误,进而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向。为此,俄军方解除了多名前线指挥官的职务,2025年11月1日,格拉西莫夫解除了第51集团军司令谢尔盖·米尔恰科夫中将和第132旅旅长谢尔盖·奈穆申少将在多布罗皮利亚方向的军事指挥权,这一举措显示出俄军试图通过调整指挥层来扭转战局的决心。

乌军胜利的“涟漪效应”与俄军的应对之策

乌克兰第一亚速军在多布罗皮利亚取得的胜利,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产生了一系列的“涟漪效应”。一定程度上,这场胜利或增强了红军城包围圈内被困乌军的抵抗信心。在战争中,士气往往起着关键作用,一场局部的胜利可能会让被困的乌军看到希望,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战斗意志。

欧媒预判,接下来乌克兰军队会向南进攻罗金西克镇,以图彻底解除“红军城 - 季米特洛夫”双子城的危险局面。为了保证红军城北部和哈尔科夫季米特洛夫南部乌军防御部队的补给线畅通,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不惜投入GUR特种部队和直升机,空突机降到关键道路节点。这一系列举措显示出乌军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不惜动用精锐力量和先进装备,试图打破当前的困境。

面对乌军的行动,俄罗斯空军也迅速做出了反应。11月2日下午到晚间,俄罗斯空军的苏 - 34前线轰炸机不断向罗金西克周边投射FAB - 500/1500/3000系列精确制导航弹。这一行动表明,俄罗斯空军对战场局势有着敏锐的感知,试图通过空中打击来阻止乌军的进攻势头。由此也可以判断,乌克兰第一亚速军可能已经开始对罗金西克发动进攻。如果乌军能够夺回罗金西克,那么就能撑开红军城包围圈的缺口,接应被困的乌克兰第79旅、第155旅和第25旅数千人突围。这对于乌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扭转战局的重要机会。

但是,俄军也并非毫无应对之策。毕竟俄军拥有6倍于乌克兰的进攻兵力,在兵力上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而且,俄军在长期的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能够快速调整部署。在战争中,兵力的优势和灵活的战术调整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虽然乌军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要想实现最终的突围目标,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