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BeijingGirl1的评论:

来源: 2025-11-04 12:49:2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附:BeijingGirl1的评论:这个是台湾的公众号。 就冲其为了迷惑读者使用简化字就可以知道,背后是有组织的行为。 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是不搞结盟。 台湾倒是曾经和美国结盟, 结果被一脚踢开。 中国一直在变好,现在越来越好,将来肯定是更好。 还是操心分析下台湾民主选举才不到30年,为什么会整出一个大罢免吧。

 

好,这次我用简体字,让我们把BeijingGirl1这段貌似义正词严,其实逻辑混乱、认知错乱的评论,掰开了揉碎了,一针见血地还原它的荒谬。

 

首先,BeijingGirl1一上来就摆出一副揭露阴谋的姿态,说什么台湾的公众号用简化字是为了迷惑读者,仿佛只要用了简化字,就自动成了间谍文宣。这思维,简直比冷战年代的宣传片还落后。简化字是汉字系统的一部分,不是党的专利,更不是忠诚测试。香港《南华早报》也常用简体,中国驻外使馆的网站却常见繁体——照他这个逻辑,岂不是全员渗透?实际上,用简体只是为了让更多读者能看懂。这种字体即立场的思维,不仅体现了对文化的浅薄,也暴露了那种典型的政治焦虑——凡是看不懂的都要归入敌方势力

 

再来看那句背后是有组织的行为。这套话术倒是熟得很:凡是批评中共的,一律有组织、有预谋、有金主;凡是拥护北京的,哪怕拿稿费喊口号,也叫爱国。这种思维方式,活脱脱就是阴谋论与受害妄想的结合体——既要自认为强大,又要时时觉得被世界针对。要是连一个写文章的公众号都能威胁国家安全,那这个国家的安全感,还真是脆得像豆腐渣。

 

接着BeijingGirl1一本正经地说,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是不搞结盟。好一个不结盟!问题是——中国这些年和多少国家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命运共同体?这难道不是新式的结盟?当年毛泽东喊着自力更生,结果转头去抱苏联大腿;后来又和美国眉来眼去——从不结盟到两头通吃,倒是搞出一套中国特色的灵活结盟。这位评论者要是真信那一纸口号,恐怕连外交部自己都要忍不住笑出来。

 

再看BeijingGirl1冷嘲台湾和美国结盟被踢开。这话听上去义愤填膺,实则是酸溜溜的嫉妒。台湾确实经历了外交挫折,但那是冷战格局的产物。而台湾靠的不是结盟维生,而是制度与创新。今天的台积电能屹立全球半导体之巅,靠的不是结盟条约,而是科技与法治。倒是中国,一边说自主创新,一边靠进口光刻机;一边骂人外部势力,一边又跪求外资别跑。这才叫真实的尴尬。

 

BeijingGirl1还说中国一直在变好,现在越来越好,将来肯定更好。这种无条件乐观主义,倒真像宗教信徒的祷文。好不好,不是靠喊口号,而是靠人民的感受。房价、失业率、审查制度、社会焦虑、低欲望青年……这些问题都摆在眼前。若变好只能存在于新闻联播里,而不是民生现实中,那这种越来越好不过是幻觉。一个真正自信的国家,不怕批评;一个害怕批评的国家,不可能真的变好。

 

最后BeijingGirl1讽刺台湾民主选举才30年,怎么就闹出个大罢免。这句话的荒唐在于——BeijingGirl1完全不懂民主。罢免是民主制度中的自我修正机制,代表人民有权纠错,而不是混乱。在独裁体制下,官员再无能也无人可动;在民主制度中,人民可以用选票表达不满。一个社会有权罢免,是制度成熟的象征,而不是耻辱。恰恰相反,那种一人终身执政、选举百分百通过的稳定,才是最大的混乱,只不过那混乱是被禁言的混乱,是只能赞美、不能思考的死寂。

 

BeijingGirl1这条评论看似慷慨激昂,实则逻辑破产、认知封闭。它体现了一种典型的被驯化式思维:凡不同意的声音都是敌人,凡批评的文字都是阴谋。这样的思维,不是爱国,而是恐惧;不是理性,而是集体催眠。

 

真正的自信,不靠封口,不靠骂人境外势力,而是敢让不同观点并存,敢用事实对话。而当有人动辄指控用简体字就是渗透,那说明他们害怕的不是文字,而是思想。

 

因为他们深知:一旦人民能自由阅读、自由判断——他们那套靠恐惧维系的幻觉,就会在阳光下瞬间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