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Partners进行的最新民调,近百万纽约人表示若Mamdani当选市长,他们将离开这座城市。
约9%的受访者称自己会“肯定搬走”,另有25%表示会“认真考虑”。
若这一趋势成真,纽约恐将出现相当于华盛顿、拉斯维加斯或西雅图人口规模的“大逃离”。

调查还发现,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高收入人群中,有7%计划“立即离开”,而这部分群体恰恰承担着纽约近一半的个人所得税。

专家警告,一旦富裕阶层出走,城市财政将雪上加霜,Mamdani所提出的租金冻结与社会补贴计划恐难以为继。民调还揭示了纽约人截然不同的情绪分裂:
那些不打算投票给Mamdani的人,用“灾难”“地狱”“混乱”“毁灭”“烂摊子(s***hole)”来形容他们眼中的未来纽约;
而支持者则充满理想主义:他们认为城市会变得“更可负担”“更有希望”“更公平”。
房地产经纪人透露,已有富人开始抛售曼哈顿公寓,暂停新的投资;还有买家取消了三四百万美元的购房计划,“他们只说了一句,不想生活在‘冻结租金的纽约’。”
与此同时,南方的佛罗里达、北卡、南卡等地纷纷发出“欢迎令”。
佛州博卡拉顿市长Scott Singer直言:“我们欢迎纽约的企业南迁。那里的税负和治安问题只会让他们越来越难以为继。”
有人说,纽约从未真正衰败,它只是不断在繁荣与危机之间重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犯罪与财政崩溃,曾让这座城市一度陷入绝望;但九十年代的复苏,则让“曼哈顿奇迹”再度成为美国梦的象征。
而如今,在政治分裂、治安担忧与移民议题的多重夹击下,这座象征美国灵魂的城市,又一次面临选择:是继续向左,追寻理想中的公平与平权?还是回头修补秩序、财政与安全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