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遭受重创的同时,乌克兰陆军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打仗靠什么?靠的就是那些铁疙瘩——坦克和装甲车,它们是攻防的硬拳头,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开战那会儿,二十五万乌军,手里还攥着八百辆能跑的坦克,库房里还躺着六百辆备用的,听起来似乎还算有点底气。
可如今呢?乌军队伍膨胀到了八十万,可坦克数量却急剧减少,只剩下可怜巴巴的三百到五百辆。我们来算一笔账,平均一万个乌克兰大兵,摊到的坦克就只有三到六辆。这叫什么配置?这简直就是一支扛着枪、穿着军装的大号徒步步兵,在现代化的战场上,这样的配置无疑是在送死。
装甲战专家米科拉·萨拉马哈的话,听起来让人无比心酸。他说现在乌军的坦克旅、重型机步旅,名字听起来响亮得很,可实际能开动的坦克,一个营撑死也就五六辆。要知道,编制上可是有着三四十辆的大家伙啊!战场上呈现出一幅无比凄惨的景象:一辆孤零零的坦克,哆哆嗦嗦地行驶在战场上,小心翼翼地给步兵兄弟提供着那可怜的火力支援。为啥不敢多上几辆?看看战场吧,离前线十公里二十公里的地方,天上飞的无人机,到处乱窜的巡飞弹,哪个不是坦克的催命符?整个战场对于坦克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一旦进入,就很难全身而退。
开源情报组织Oryx的账本记得清清楚楚,俄军虽然损失了四千多辆坦克,但他们家里有矿——是军工矿。俄罗斯的生产线从未停止运转,仓库里那些老旧的T - 62、T - 55,经过修修补补之后,照样能够被送往前线,继续为战斗发挥作用。他们有着源源不断的补充,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战争资源。
而乌克兰呢?造坦克?那简直就是做梦!现在连修坦克的本事都快丢光了。只能指望着西方国家的援助,可那援助叫一个费劲!跟挤牙膏似的,不,比挤牙膏还费劲,就像一个前列腺有毛病的老头上厕所,憋半天才挤出那么一点。战场上乌军的坦克,打掉一辆就真的少一辆,下一辆在哪里?谁也不知道,仿佛是一个无解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