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预定30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会面,近日他表示,我们将针对所有问题达成协议。 彭博报导,特朗普的协议往往形式重于实质,而他急于获得一个可以吹嘘为胜利的成果,可能使他对中国关键要求退让,包括取得先进半导体以及台湾地位问题。
报导说,在数周来不断升高的威胁、贸易报复与强硬论调之后,分析师预期,习特达成的任何协议,充其量只是紧张降温,而非化解核心冲突的全面协议。
前白宫中国顾问、现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研究员莱文(Henrietta Levin)说,双方显然寻求关系稳定,但依据谁的条件稳定关系,还是未知数,我认为遗憾的是牌在北京手中。
报道说,特朗普渴望获得结果,以吹嘘为一大胜利,但这可能导致他屈服于中国的关键要求,包括取得先进半导体,以及台湾地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排除这样的妥协,尽管基于国安与国内政治风险,特朗普不太可能做出太大的让步。
川普的谈判风格与习近平截然不同,特朗普通常采取交易策略,利用杠杆取得短期胜利,而习近平则依赖其制造与自然资源优势所支撑的长远思维。
川普坚称中国必须取消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而这正突显北京作为全球主要稀土供应与加工国的影响力。 北京视其稀土主导地位为关键的战略优势,因此美国若不做出重大妥协,习近平不太可能撤销该管制。
中国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成昊表示,中国的优势并非简单的谈判筹码,这使北京几乎不可能屈服于川普的要求,扭转这样的政策需要美国做出重大让步,可能包括撤销美国的科技制裁,而目前在华府这在政治上是站不住脚的。
华盛顿一些对中鹰派人士忧心,特朗普热衷达成交易,并渴望确保采购承诺以及取得其他贸易胜利,可能导致美国在国家安全上做出在过去政治上无法想象的让步,包括放弃美国长期来对台湾采取的战略模糊政策。
中国已要求白宫正式宣布反对台湾独立。 川普也承认台湾未来几周可能成为会谈议题。 布鲁斯金学会全球中国项目共同负责人派翠西亚.金(Patricia M. Kim)说,川普对台湾不抱持传统看法,他对台湾的支持明显较冷淡,尤其与前几任美国总统相较更是如此,北京可能「视此为一个能推动川普达成协议,或者川普能取得某些回报,就能进行交易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