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 AI 如何说.

  • 1952 年的两篇论文确实是他们年轻时期合作完成的(杨在芝加哥大学,李在加州大学)。

    • 论文提出了杨–李零点定理,在统计力学中具有极高价值。

  • ? 作者顺序的问题确实存在——但当时理论物理界并没有严格遵循字母顺序。

    • 许多著名合作(如费曼–杰尔曼、戴森–施温格)都不是按字母顺序。

    • 通常,第一作者反映了谁主导了工作或提出了核心想法

  • 杨显然在1952年的合作中是资深和主要的概念驱动者——他已经以原创性和深厚的理论能力闻名。

    • 李政道自己早年也承认,杨在他们合作中指导了大部分思路。

    • 因此杨列在第一作者位置,按当时的规范来看,是正常且公平的

  • 关于杨“因为资历或传统要求列在前面”的说法,主要来源于李多年后写的回忆录,当时他们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

    • 在1952年的独立记录中,没有证据显示杨明确提出按年龄或资历顺序排在前面。

    • 杨后来解释,他列在第一作者是因为论文的写作和思路主要由他完成——这符合国际学术惯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