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升级 西方汽车行业面临威胁, 引发震荡
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升级 西方汽车行业面临威胁
中国正在加强对电动汽车关键原材料的管控,在汽车行业引发震荡。西方国家库存短缺,价格上涨,令买家头疼不已。
“形势非常紧张,”金属粉末贸易商NMD的总经理纳丁·拉杰纳(Nadine Rajner)这样说道,”我们的(稀土)原料基本售罄,只剩下有限的库存。”该公司的许多客户目前都在询问来自中国以外的稀土。但是,拉杰纳表示,虽然瑞典等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缺乏足够的开采或精炼能力。至于重稀土,中国控制着全球99.8%的精炼能力,因此替代来源微乎其微。
十月初,中国政府宣布,五种所谓的“重稀土”原材料必须持有出口许可证才能从中国出口。这是该行业在几个月内第二次遭遇这样的冲击。中国上一次实施限制措施是在4月份,正值中美贸易争端期间。当时,出口很快陷入停滞,严重恶化了稀土和战略物资的供应状况。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现在的新措施更加严厉。此外,人们担心,大量新的申请将导致现有许可证申请的处理进一步延误。”
原因之一是负责审批申请的中国官员相对较少,这意味着许可证的发放需要时间。另一个原因是审批要求越来越高。拉杰纳表示,中国当局希望确切了解这些材料的最终用户是谁。自年中以来,钕等轻稀土的价格上涨了约一倍,重稀土几乎难以获得。业内人士表示,尤其是那些可用于军事用途的产品,几乎已经无法从中国出口。
用途广泛的关键原材料
从电动机到医疗设备,再到军事技术,众多产品都需要用到稀土元素。在汽车领域,稀土不仅用于驱动雨刷或车窗的小型电动机,还用于燃油传感器和扬声器等。电动汽车对稀土的使用量尤其巨大。虽然稀土原材料遍布全球,但近几十年来,中国在稀土开采和加工领域几乎占据了垄断地位。根据管理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计算,中国目前控制着高达70%的稀土产量、85%的精炼产能以及约90%的磁铁产能。中国正在利用这种优势。“我们认为,出口管制还没有到头,”Tradium贸易公司的稀土专家简·吉斯(Jan Giese)表示。
如果稀土供应减少,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他们可以在两个月内关停我们整个汽车行业,”丰田负责北美供应商关系的瑞安·格林(Ryan Grimm)说道。一段时间以来,汽车行业一直在努力减少稀土的使用,例如开发不需要稀土原材料的发动机。例如,宝马在其电动汽车中使用了不含稀土的驱动电机。然而,即使有时只需要极少量,也无法完全避免使用稀土。
库存告罄
中国对稀土出口的新限制措施定于11月8日生效。
博世负责法国、比荷卢三国、西欧和南欧业务的布鲁诺·加赫蒂(Bruno Gaherty)表示,他预计汽车行业将在稀土供应短缺之前竭力迅速补充库存。然而,这能否成功仍有待观察。据几位原材料贸易商报告,库存已不足。贸易公司Tradium的稀土专家简·吉斯(Jan Giese)表示,4月份之前,一些关键原材料的库存就非常少。此后情况进一步恶化。“在此期间,我们无法补充库存。”
目前尚无快速摆脱困境的办法。找到无需稀土的解决方案需要数年时间。此外还有成本问题。供应链专业机构SC Insights的联合创始人安迪·莱兰(Andy Leyland)表示,中国通过保持低价来抑制竞争, “这使得投资风险加大。”
美日对稀土供应链重视程度远高于欧洲
不过,看看其他国家,也会发现确实存在机会。日本被视为典范。早在2010年,日本就已成功制定战略,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美国也在迎头赶上。英国矿业集团彭萨纳(Pensana)正在安哥拉开发一座稀土矿,预计将于2027年开始开采。彭萨纳首席执行官保罗·阿瑟利(Paul Atherley)表示,他的公司正在美国建造一座价值2.5亿美元的精炼厂。美国政府对矿业公司MP Materials的投资以及将最低价格设定为中国价格两倍的价格保证对此起到决定性作用。他说,“美国人正在非常认真地重组其供应链。”
欧洲则被视为落后了。“我们在激励企业进入该行业方面做得太少了,”Tradium专家吉斯(Giese)表示, “汽车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抵御这种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