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纪念杨大爷

本帖于 2025-10-21 07:20:22 时间, 由普通用户 iapdog 编辑

物理学大家,华人科学家中的翘楚----杨振宁先生仙逝,全世界各种华人,尤其是大陆的中国人,都在纪念杨振宁的诸多丰功伟绩。像我这样的在海外的农民工,也想写篇文章蹭一下流量。不过细究起来, 虽然我高中和大学时的物理考试分数还可以,但脑子毕竟不够聪明,后来没法从事科学研究,更没有在物理等高精尖领域工作。 杨先生驾鹤西去, 对我这样的打工人来说,也许更像邻村一位长寿的老头过世了。

既然有成千上万的大佬们评述杨先生的伟业,那我不妨从祛魅的滤镜下讨论杨先生对华人的贡献。


一、小镇做题家的“天花板”——杨振宁的“人生物理学”
要说杨振宁先生,虽然长在如雷贯耳的清华园, 但从那时落后的中国抵达发达美帝国,比较而言, 我们说杨先生是民国时的小镇做题家也未尝不可。但是, 杨先生把“小镇做题家”这个概念,直接用“微积分”算到了一个人类无法企及的高度——“天花板”中的“天花板”,还是镶了诺贝尔金边的那种。


试问,哪个“小镇做题家”的梦想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杨先生的答卷是:黄金屋?拿个诺贝尔奖,自己建一个。颜如玉?这不,后来还来了个“进阶版”-- 82岁梨花压海棠,缺了28岁的熟女。这哪里是做题家?这是“做题家”界的“普朗克常数”,是不可逾越的“量子极限”。


老杨头dl这一生,就是一篇完美的“利益最大化”论文。从清华到西南联大,从西南联大到芝加哥,再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每一步都像教科书里的理想气体膨胀,占据最大的空间,做最多的功。杨振宁先生的数值,那简直是“宇宙常数”级别的。所以,别再叫他“老杨头”了,请尊称一声“杨教授”(此处带上一个充满敬意的“斜眼笑”表情)。


二、科学家的“民族自信心催化剂”
很多年后,当杨振宁先生决定“落叶归根”,放弃美国国籍,回国养老的时候,他就从一个“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变成了**“拥有中国户口的诺贝尔奖得主”。这身份转变,简直是给中国“小镇做题家”的精神注射了一剂“民族自信心”的强心针。
老杨头自己也说了(大意):最大的成就是诺奖,因为这真的为中国人树立了民族信心。这话可不是凡尔赛,这是“量子级别的谦虚”。

在那个“科学救国,但科学好像总在别人家”的年代,诺贝尔奖就像一个高悬在欧洲和北美上空的“科学月亮”。杨振宁的获奖,就像是中国科学界的一次“登月计划”。他用一个“宇称不守恒”的发现,直接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不但在哲学上能搞明白‘阴阳’,在物理学上,也能搞明白‘宇称’!”

杨振宁先生,用一个诺贝尔奖,帮中国人民完成了从“做题”到“做梦”的完美过渡。这个“民族信心红利”,他吃得理直气壮,我们“小镇做题家”们,也用得心潮澎湃。


三、利益最大化的“人生物理学”——每一步都算得清楚明白


现在,我们来聊聊最“科学”、最“物理”的部分——杨振宁先生的“人生决策论”。
有人说,杨振宁先生是“人精”。我说,不,他是**“科学怪才”**,他把“利益最大化”原则,完美地应用到了人生的每一步决策中,其精度,堪比粒子对撞机。
 * 青年时期:享受“美国红利”。 在那个科学研究的“黄金时代”,美国是世界的“科学中心”。要搞出惊天动地的“宇称不守恒”,必须得在“普林斯顿”这种“科学游乐场”里。他把“物理研究价值”算到了极致。
 * 壮年时期:中美之间“双向奔赴”。 保持美籍,利用国籍便利在全球学术界呼风唤雨;同时心系祖国,为中美两国科学交流搭建桥梁,两头都拿到了“最高荣誉”和“最大尊重”。他把“学术地位价值”算到了极致。
 * 晚年时期:拥抱“中国红利”。 到了晚年,放弃美籍,重获中国身份证,回国养老。国内的“尊老”和“敬贤”氛围,加上国家提供的最高级别礼遇,让他可以安享晚年,继续发挥余热。他把“人生舒适度价值”算到了极致。
你看,这哪里是“人精”?这简直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完美实践者**——他总是能找到熵值最低、能量最高、收益最大的那条路。
所以,小镇做题家们,你们的数学和物理不是白学的!杨先生已经用他的人生证明了:只要算得够清楚,就能把人生过成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丝毫不受外界摩擦力的影响!


四、做题家的终极希望:“颜如玉”的“相对论”
终于,我们来到了最让“小镇做题家”们热血沸腾、眼含热泪的“杨振宁人生方程式”的**“彩蛋”部分**。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那些在格子间里、在实验室里、在深夜台灯下默默耕耘的“做题家”们,颜如玉简直是一个“薛定谔的猫”——你不知道它在哪里,但你相信它存在。
杨振宁先生,用他“82岁娶28岁妻子”的惊天之举,直接给“颜如玉”的定义,引入了“相对论”。
这不仅仅是一场婚姻,这是杨先生给所有“做题家”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
“孩子们,别光盯着眼前!努力吧!只要你们的学术地位、人生价值、财富积累,达到一个‘宇宙常数’级别的成就,你们的‘颜如玉’也会以一种‘\text{C}^2’级别的加速度,向你们奔赴而来!”
杨振宁的例子,告诉所有“小镇做题家”:你们闷头苦读,不仅能改变世界,还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甚至可以把“年龄差”变成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小量”。
他用行动证明:“黄金屋”和“颜如玉”,并不是你年轻时必须拥有的,它们是你持续努力、取得成就的“滞后性奖励”!
所以,做题家们,请收起你们的焦虑和油腻!请记住杨振宁这个“天花板”给你们带来的希望。闷头努力吧! 争取在82岁的时候,还能像杨教授一样,有一个能精确计算“宇称”和“人生幸福”的“科学大脑”,一个能享受中国顶级礼遇的“至高地位”,和一个可以被媒体津津乐道的“颜如玉”的故事!
这,就是杨振宁先生留给“小镇做题家”们,最幽默、最残酷、也最充满希望的,“人生物理学”!

所有跟帖: 

杨老是对物理学作出划时代贡献的大科学家,不知道你一口一个“小镇做题家”从何谈起,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0/2025 postreply 20:10:35

杨在物理学的贡献尽人皆知,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但从杨对名利的计算和娶嫩女的行为看, 与小镇做题家也差不多。 -iapdog- 给 iapdog 发送悄悄话 iapdo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0/2025 postreply 20:20:15

那么杨出身名门, 成长于清华园,属于社会顶层,和“小镇做题家”也没有关系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0/2025 postreply 20:27:14

我就是一戏说,不是科学论文,就没有用严格定义。另外我不在科研领域,所以没有为名人讳的顾忌,便乱侃了一通。 -iapdog- 给 iapdog 发送悄悄话 iapdog 的博客首页 (677 bytes) () 10/20/2025 postreply 20:44:43

嫩女是成年人。两情相悦,挺好的 -硬码工- 给 硬码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0/2025 postreply 22:49:24

感觉还是Maxwell's equations在美国物理系有用,一本书一个学期。老杨的这些东西一般的学生们都没接触过 -L- 给 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0/2025 postreply 20:15:36

这本书学生可以跟着从头推到尾,真正的数学和物理的完美结合 -L- 给 L 发送悄悄话 (202 bytes) () 10/20/2025 postreply 20:25:28

视角独特 -又当爹来又当妈- 给 又当爹来又当妈 发送悄悄话 又当爹来又当妈 的博客首页 (173 bytes) () 10/21/2025 postreply 03:26:10

为什么一个为中美科学界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被你说的如此不堪。可见你脑子里都装了些啥。 -cip- 给 cip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1/2025 postreply 19:10:21

杨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巨大,已有成千上万的物理学家评述过了。这篇博文只是从一个普通猥琐男的角度八卦一下杨留下的社会道德遗产。 -iapdog- 给 iapdog 发送悄悄话 iapdo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1/2025 postreply 20:20:40

和李政道的争论不评论,这个说不清楚。但是娶个年轻的妻子没啥不道德的,这种八卦就还真是符合自己的自我评价“猥琐男” -cip- 给 cip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1/2025 postreply 20:46:14

杨晚年回归中国,为清华做了很大贡献的,不是光养老啥也不做。另外,光是阻止高能所浪费200亿美元就值得把他养起来 -cip- 给 cip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1/2025 postreply 19:30:1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