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纪律、协调能力,以及超越选举周期与季度报表的勇气”就是稀土研究专业机构“稀土交易所”(Rare Earth Exchanges,REEx)开出来的药方。如果美国与西方国家能够秉持这些精神,再加上具体的投资建设供应链,最快2032年可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正常的话则是2040年。不过,“稀土交易所”提醒,当美西方建立起稀土供应链后,中国可能会打“价格战”,以低价抢市,让美西方提炼的稀土被市场淘汰。

稀土矿工作人员。路透社
REEx指出,川普任内美国在稀土领域的努力已是数十年仅有,包括五角大楼投资并持有MP Materials公司15%股权(MP公司将担负起建构美国本土的稀土供应链)、Lynas USA在德州扩建分离厂,以及多项关键矿物补助计划。但美国仍有几项深层结构性问题待解:
.矿源深度:除MP Materials与刚起步的Energy Fuels 专项外,整体稀土产能仍十分有限。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今年4月一篇分析指出,到2025年底MP Materials预计也只能年产1000吨钕铁硼磁铁,还不到中国2018年产量13万8000吨的1%。
.精炼基础设施:美国化学分离产能极低,远不及中国内蒙、江西、四川等地的产业聚落。
.工艺诀窍:将氧化物转化为合金与磁体所需的冶金专业与技术劳工稀缺。
.政策整合:美国国防部、能源部与商务部的计划彼此重叠,缺乏完整协调。
华尔街日报之前引述业界专家指出,若目前一系列计划能持续顺利推动,理论上可让美国在3到5年内大幅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远见、摆脱选举与季报表制肘 西方成败关键
REEx指出,西方若想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韧性,需要真正的“工业政策”—结合国家战略、国际合作与民间资本的整合方案。
.矿源多元化:美国透过与澳洲、加拿大、非洲的战略合作,确保原料供应。
.精炼与冶金:仿效中国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的“产业走廊”模式,建立起加工聚落,将分离、合金制造与回收集中布局。
.磁铁制造:建立保证采购与国防采购支撑体系,稳定西方产品的价格。
.人力与技术培育:重建化学与冶金专业教育,将大学与技职训练中心与产业基地结合。
重要的是若无美国主导的全球协调策略,西方的稀土雄心将持续分崩离析,并继续尝到北京每一次政策变动的苦果。
REEx报告最后强调,若想在稀土供应链迎头赶上,西方需要的是比钕或镝更稀有的资本:远见、纪律、协调能力,以及超越选举周期与季度报表的勇气。而未来10年将决定西方能否重建起自身工业脊梁,或将永久沦为中国的“长期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