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一黄金周消费增2.7%:旅游兴旺 电影业萎缩

今年中国的国庆十一黄金周刚刚结束,官方数据显示,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的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中国社交与通讯应用程序“微信”发布国庆中秋数据报告显示,在假期前5天通过微信进行的消费总额,对比今年“五一”假期(4月29日至5月3日)增幅达到10%。

此外,更多细致的数据展现了消费结构上的调整。例如,中国游客的出境游和县域旅游在两端发力,年轻人成为假期出游的主力军。此外,电影市场遇冷,但演出市场却异常火爆,这些新的消费业态反映出中国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来说,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外部贸易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国内消费已成为经济的重要引擎。

有专家表示,今年下半年,中国消费端面临的压力非常大。黄金周市场的消费数据成为检验消费热度的重要指标,也为10月20号即将公布的关键经济数据(三季度GDP增速等 )提供了观察窗口。


趋势一:电影冷、演出热

最显著的趋势是,黄金周期间,现场演出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而电影观影人数和消费则双双下滑。中国老百姓在文化消费方式上的偏好出现了明显转变。

根据中国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10月1日当天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18.35亿元,同比下滑13%。电影业界数据平台猫眼专业版统计显示,假期档观影人次为5008万,同比下降4%,放映总场次也下降了12%。


相比之下,虎鲸文娱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显示,10月1日至6日期间,国内线下演出(现场表演)总观演人次达到194万,同比增长39.5%。

线下演出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而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次相比2019年超50亿元的巅峰已经腰斩,甚至不及疫情期间2021年的43亿元。不过,从全年来看,电影产业的消费表现仍较为亮眼,主要得益于年初《哪吒2》的爆火以及超长展映时间。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南京夫子庙(南京孔庙)前人潮涌动。

趋势二:出国、县域两头热

第二个趋势是,中国出境游在出国和县域两端发力。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假期期间日均出入境游客突破200万,创下近年来新高。

微信的支付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假期前5天跨境支付笔数同比上升21%,其中新西兰的微信支付笔数同比增长131%,意大利同比翻了一番。

国庆期间出境游人数同比增长显著,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一年多来,中国密集实施了针对多个国家的互免签证和过境免签政策,大幅降低了中国游客出境的门槛,提高了便利度。

在出境游领域,日韩和港澳地区依然备受关注。然而,曾经最受欢迎的泰国市场,中国游客的热情却明显回落。今年黄金周期间,赴泰游客仅20万人,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24%。即便泰国酒店下调价格,也难以挽回中国游客。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旅游偏好也开始扩展,县域游逐渐兴起。美团旅行的报告指出,假期首日县域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1%。这种出国游和县域游的两头热现象,折射出中国游客消费习惯的多元化。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25年10月6日国庆中秋节假期期间,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客骑着骆驼游览。

趋势三:年轻人主力、老年人错峰

第三个趋势是年轻人成为旅游主力,老年人则偏向错峰出行。从黄金周的出行结构来看,代际分野鲜明。年轻人消费意愿高,中老年人更倾向于错峰出行,以避开高峰人群。

旅游平台飞猪发布的2025年中秋假期出游快报显示,95后人群的预定人次占比在各年龄层中最高,达到近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美团旅行的数据显示,20至30岁年龄段的机票和火车订单占比超一半,进一步印证了年轻客群在黄金周旅游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中老年群体凭借时间灵活的优势,更倾向于在节前和节后进行错峰出游,这有效拉长了黄金周对消费的带动力。

下半年消费承压

“黄金周在全国释放出一股能量:创纪录的出行、人气带动的商贸活动,以及新的消费趋势,都为国内需求注入了坚实的推动力,”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客座副教授彭博然(Bruce Pang)向 CNBC 表示,不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要恢复同比转正可能仍需时日,因为与高点相比,食品与油价仍然偏软。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8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但剔除食品与能源后上涨0.9%。旅游分项价格8月同比上涨0.7%,但今年1至8月较2024年同期仍下降0.3%。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向界面新闻表示,消费结构的变化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对多元化体验的需求,如绿色、智能以及文化体验等模式,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推动了经济增长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仲联量行的观点认为,尽管节日假期消费具有短时性,影响瞬时且不持久,但它在激活短期需求、提振市场信心方面作用显著。黄金周不仅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消费转型升级的标杆,代表了中国经济在深度调整中的鲜明发展趋势。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下半年的第一份成绩单将在10月20日披露,即三季度的GDP增速。

此前,野村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关税战的原因,部分企业抢出口以规避潜在的关税风险,这可能会使下半年出口增长的动力减弱。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以及去年启动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对零售的拉动也将放缓。此外,随着中国政府对消费补贴政策的退潮,可能加剧中国经济的通缩压力。这些因素叠加,使下半年中国经济在需求端面临较大压力。

所有跟帖: 

china's nos are flexible, but as only as makes you feel good -internuts- 给 internuts 发送悄悄话 internuts 的博客首页 (259 bytes) () 10/09/2025 postreply 08:22: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