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袋鼠终于被驯化,BHP接受以人民币结算,最后的堡垒被攻克,铁矿人民币完工

据东方日报报道,澳大利亚传来一个令华盛顿“难受”的消息——全球铁矿石贸易巨头必和必拓(BHP)接受以人民币结算铁矿石。这一决定不仅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波澜,更被视为对美元全球霸权的一次重要挑战。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澳大利亚为何选择“跳反”,与中国合作以人民币结算铁矿石?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和地缘政治博弈?对全球货币体系又意味着什么?

根据报道,中国国有铁矿采购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CMRG)近期通知国内钢厂和贸易商暂停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交易。经过内部协商,必和必拓最终妥协,同意以人民币结算。这一协议的达成不仅巩固了中国在全球铁矿石贸易中的话语权,也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澳大利亚长期以来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了超过63%的铁矿石,金额高达5649亿元。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必和必拓的选择既是经济上的务实之举,也是澳大利亚在地缘政治上寻求平衡的体现。

人民币结算铁矿石贸易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一协议标志着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的渗透进一步扩大。从石油贸易到铁矿石结算,人民币正在逐步侵蚀美元的传统领域,为全球货币体系的多极化发展奠定基础。2025 年1 月底期間,本港银行处理的交易金额达. 78,65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9,431. 亿元人民币增长13.3%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时,全球央行的人民币储备比例截至2024 年二季 度末,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452 亿美元,占比为2.14%,较2023 年末下降0.15 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长期以来依赖于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尤其在能源和矿产领域。然而,随着人民币在铁矿石贸易中的渗透,美元的需求正在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美元的储备比例已从2020年的61%下降至2025年的55%。这一趋势表明,美元的全球霸权正面临长期的结构性挑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