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将领连夜回国,他们没等到战争命令,而是一场忠诚测试。

来源: 2025-09-30 11:40:2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2025-09-30 17:11:01 来源: 兵器评论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一道紧急命令,让全球美军准将及以上军衔的军官在五天内全部前往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集合。这道没有说明理由的召集令,在五角大楼引发了巨大震动。

驻中东美军中央司令部的一位准将刚结束对伊拉克基地的视察,就收到了五角大楼的加密电报。电报内容简单粗暴:“下周二前到匡蒂科报到,不得缺席”。他愣了半天——这种不分战区、全员线下集结的命令,别说服役30年的他没见过,连司令部的老参谋都翻遍档案没找到先例。

根据媒体报道,此次参会人数超过1000人,覆盖所有陆军准将及以上军衔的指挥军官,甚至包括国防部长的高级幕僚。

更反常的是,五角大楼既没说明会议主题,也没解释为何放着成熟的加密视频会议不用,非要搞大规模线下聚集。

一位不愿具名的海军将领向媒体吐槽:“你不能把指挥全球部队的军官全叫到一个礼堂,却连开会原因都不说”。

最让人揪心的是安全隐患。一位退役四星上将警告:“若在此期间爆发地区冲突,美军反应速度将大打折扣,这简直是给对手可乘之机”。

驻乌克兰边境的美军某旅指挥官算了笔账:从东欧飞华盛顿要14小时,加上隔离和赶路,至少要提前3天动身,“这期间战区出了事,谁来拍板?”

就在军方人心惶惶时,白宫的表态更显混乱。特朗普被记者追问此事时,第一反应竟是愣住了:“赫格塞思?他召集的是外国军官吗?”

等记者解释清楚是美军将领后,特朗普又表示:“这不是什么大事,将军们开会很正常”。紧接着,他抛出更让人意外的说法:“如果他们需要我,我会去参会。”

这番表态让在场记者面面相觑——国防部长召集军方会议,总统主动要求“捧场”,在美军历史上极为罕见。

9月30日凌晨,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800多名美军将领排队入场,安保人员严格检查每个人的身份证件。

他们原本预期会收到重要的军事命令或战略部署,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题为“战士精神”的演讲。

赫格塞斯站在耀眼的灯光下,背后是刚刚到场的特朗普。他宣称美军现在“太怂、太散、太讲政治”,必须重拾“战士精神”。

他批评美军问题不是武器不行,而是“打仗没劲”,还暗示过去几十年“上面的人太要脸,脑子太死”。

会场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没有一个将军敢出声。会议不讨论、不发文件、不让提问。几名高级将领被逼着上台,阐述对“战士精神”的理解,说话小心翼翼,头都不敢抬起来看赫格塞斯。

更令人震惊的是,会场提前安装了AI考勤系统,全程人脸识别,记录每个人脸上的表情,还有鼓掌的次数。会后有消息称,赫格塞斯宣布成立“新军纪评估委员会”,对全军将领进行“意识形态复核”。

要理解这场风波的根源,得从特朗普和美军的“老恩怨”说起。这位自小崇拜巴顿将军的总统,第一任期初曾极力拉拢军方,把马蒂斯、凯利等退役上将拉进内阁。

但商人思维和军人逻辑的冲突很快爆发。

最让特朗普记恨的是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2020年大选后,米利不仅带头承认拜登胜选,还私下给中国军方打电话“稳住局势”。

特朗普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五角大楼摘掉米利的肖像画,还放话要起诉他“叛国”。

这种“新仇旧恨”叠加,让特朗普认定:必须把军方高层换成“自己人”。赫格塞思的改革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推进的。

自今年3月特朗普推动军方“大换血”以来,赫格塞思一直是他最得力的“手术刀”。

赫格塞斯是何许人也?四年前他还在福克斯新闻当主持人,靠着几句口号和一身肌肉,成了右翼圈里的红人。

他当兵没几年,军衔也才是个少校,连队都没带过,更别提指挥战区了。国会听证会上,问他亚洲盟友的事,他啥也不知道,就知道扯怎么反对“觉醒文化”。

特朗普之所以选他,原因很简单——就是看中他听话,绝对的,没二话的听话。就因为他没啥军功,才不会威胁到总统。就因为他没啥背景,才会听上面的话。

上任才两个月,赫格塞斯就把“国防部女性事务顾问委员会”给撤了,说他们“太讲政治正确”,影响战斗力。

他甚至高调下令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说“美国不能只防守,要主动进攻”。

一位退役陆军中将直言:“现在的五角大楼,最致命的子弹来自背后。”

这种政治化的操作可能动摇美军根基。西点军校前教务长罗伯特·卡斯伦教授指出:“当军官们开始担忧政治立场胜过专业能力时,军事决策就会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