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啥不搞中压直流,而中国却要迎难而上搞中压直流呢?

来源: 2025-09-25 10:43:1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涉及**中压直流配电(MVDC, Medium Voltage DC)和中压交流配电(MVAC, Medium Voltage AC)**的技术选择与战略考量。简单说,直流确实更难搞,但未来潜力大;交流则成熟可靠,西方更多延续传统。

 

 

 

 

一、工程难度对比

 

 

  • 中压交流(MVAC)
    • 技术成熟,设备(开关、变压器、保护装置)都非常完备。
    • 故障处理、保护逻辑已经几十年经验。
    • 但能量损耗大(电感、容抗损耗),特别在舰船、数据中心、高功率系统中效率不佳。
    • 大量无功功率管理问题。
  •  
  • 中压直流(MVDC)
    • 工程难度:
      • 开关技术(直流断路器)难,直流无自然过零点,灭弧困难。
      • 保护系统复杂,故障电流上升极快,需要快速检测与限流。
      • 电力电子变换器可靠性要求极高。
    •  
    • 优点:
      • 无无功功率问题。
      • 传输损耗更低。
      • 容易并入储能、光伏、燃料电池、先进推进系统(电磁弹射、激光武器等)。
      • 配电灵活,能量流向可控。
    •  
  •  

 

 

 

 

 

二、为何西方更偏向 

中压交流

 

 

  1. 路径依赖与成熟度
    • 西方的军舰、电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长期是交流体系。
    • 大量成熟供应链(ABB, Siemens, GE 等)已有成型交流设备 → 低风险。
  2.  
  3. 短期可靠性优先
    • 西方舰船、电网设计强调“mission ready”,不愿冒险尝试大规模未成熟技术。
    • 对直流断路器等关键设备缺乏商业化信心。
  4.  
  5. 成本与维护
    • 交流设备标准化程度高,采购、运维、培训成本低。
  6.  

 

 

 

 

 

三、中国为什么敢推 

中压直流

 

 

  1. 国家战略驱动
    • 中国在新能源并网(光伏、风电)、超高压直流输电(UHVDC)、储能等领域已经积累巨大优势。
    • 有完整的电力电子产业链(华为数字能源、南瑞、许继、阳光电源等),可以支撑自主化。
  2.  
  3. 高功率新型装备需求
    • 舰船:电磁弹射、激光武器、轨道炮 → 要求大功率瞬时放电,直流更合适。
    • 数据中心:直流更易结合储能、光伏,提高效率。
    • 城市配电:直流更好整合分布式能源。
  4.  
  5. “弯道超车”逻辑
    • 交流是西方的“舒适区”,但未来局限明显。
    • 中国敢于用直流“跨代升级”,提前占领未来标准和市场话语权。
  6.  

 

 

 

 

 

四、总结

 

 

  • 西方:保守 → 交流可靠、成熟,短期最优解。
  • 中国:进取 → 直流难度高,但一旦突破,就能在新能源、舰船电力系统、数据中心里占据未来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