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舰队的造船技术来自穆斯林国家? 这纯属胡说八道。 只要能贬低中国人的智商和成就,有些自恨族不惜撒谎造谣污蔑

本帖于 2025-09-23 14:14:4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brckrs 编辑

宋朝的造船与造舰技术在当时确实是世界领先的,而且对后来的元、明都有深远影响。可以分几个角度来看:

 

 

 

 

宋朝造舰技术的特点

 

 

  1. 规模与数量
    • 南宋尤其重视海防与水师,江南各地(如明州=宁波、福州、广州)都有大规模造船厂。
    • 《武经总要》记载,宋代的战舰分为“楼船、蒙冲、斗舰”等不同类型。
  2.  
  3. 技术领先
    • 水密隔舱:南宋出现了成熟的“水密舱壁”,即在船体内部用木隔板分隔成多个独立舱室,哪怕一舱破损进水,整艘船仍能浮航。西方到18世纪才普及。
    • 罗盘航海:宋代已普遍使用磁罗盘(指南针)航海。
    • 铁锚、舵系统:大型舰船已普遍装备固定舵,操纵性远超同时代西方船只。
  4.  
  5. 作战运用
    • 宋水军在抗击南汉、南唐、金、蒙古时屡立战功。
    • 特别是采石之战(1161),宋水军依靠先进战船和火药武器(火球、火箭),击败蒙古大舰队。
  6.  

 

 

 

 

 

对元、明的传承

 

 

  1. 元代承继
    • 蒙古灭南宋后,直接接管江南的造船体系。元代大规模兴建远洋船队(如忽必烈攻日、远征爪哇),技术核心就是沿用南宋的造船工艺。
  2.  
  3. 明代发展
    • 明初的郑和宝船,其设计与制造技术几乎就是在宋、元造船传统上发展而来。
    • 典型延续:
      • 水密隔舱 → 保证巨舰远航安全。
      • 船体巨木拼接工艺。
      • 使用罗盘、星盘导航。
    •  
    • 明代造船规模更大,但技术源流清晰可见。
  4.  
  5. 技术巅峰
    • 郑和舰队(15世纪初)是当时世界最强的远洋舰队,欧洲直到16世纪末才逐渐追上。可以说宋→元→明形成了一条连续的技术脉络。
  6.  

 

 

 

 

总结

 

  • 宋朝的造舰技术在当时领先全球,特别是水密舱、罗盘、舵等核心技术。
  • 元、明直接继承了宋的造船工艺,并在国家力量支持下放大规模,最终成就了郑和下西洋。
  • 从技术传承角度看,宋朝就是中国古代远洋造船的“技术源头”。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