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社论 - 柯克案兇嫌背景 讓人為美國唏噓

柯克案兇嫌背景 讓人為美國唏噓

 

 

川普的盟友、保守派名嘴柯克(Charlie Kirk)被刺殺,引發右翼怒火,高喊復仇。猶他州警方33小時內宣布破案,逮捕22歲大學輟學生羅賓森(Tyler Robinson),兇嫌行兇動機尚未公布,但他出身向來支持共和黨家庭、從小練習用槍,背景曝光後,很多人不約而同為美國鬆了一口氣,感慨「幸虧」兇嫌不是民主黨人,否則美國可能更陷入無休止的黨派仇恨和報復循環的深淵。

 

殺害理念不同政治人物,暴力手段絕不應被歌頌或容忍,對左右立場者都一樣。極度諷刺的現實是,柯克是擁槍權鼓吹者,他被殺前幾秒還在為擁槍辯護,生前說「為了我們能擁有憲法第二修正案來保護上帝賦予的權利,每年不幸付出一些槍擊死亡事件的代價是值得的」,結果一語成讖,當場喪生槍下。

 

讓人唏噓的,兇嫌出身典型共和黨家庭、信仰基督教、擁槍,父親是猶他州27年資歷的警察,姑姑是MAGA擁護者,兇嫌從小接觸槍枝,精於射擊技巧,2020年大選時是川普擁護者,後來家庭成員對川普不再那麼支持。羅賓森2017年萬聖節裝扮曾有侮辱川普的打扮。雖同屬保守陣營,兇嫌和柯克理念不合,竟以暴力結束後者生命,令人惋歎。

 

川普2024年競選期間兩次遇暗殺,在賓州公眾集會被擊中右耳、臉上帶血,當時兇手也是共和黨員,他被當場擊斃,迄今外界對行兇動機所知甚少。

 

這件刺殺案再度震驚世界,川普政府在愛將遇害下,感同身受而有超規格哀悼言行。川普下令全國降半旗四天致哀、追授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獎章給柯克;范斯夫婦用空軍二號專機,從猶他州護送棺木回死者家鄉鳳凰城;副國務卿要求審查所有外籍人士言論,有不敬言論者吊銷簽證、驅逐出境;防長赫塞斯也要求軍方關注軍人網上貼文。兇嫌落網後,川普呼籲對兇嫌判死刑。預料柯克21日葬禮,共和黨政要將全員出席。

 

57年前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遇刺,美國未見這樣高規格的反應,如今「政治正確」在刺殺案中被無限放大。其實被暴力對待的人無分身分高低,理應受悼念,並防範和制裁暴行,但暗殺事件一再發生,與政治對立激化、兩黨理念極端分歧、政治惡鬥變你死我活,激進者用鮮血要消滅對方,美國民主和言論自由也走入極端無望的深淵。

 

柯克堅決反對同性婚姻或跨性別權利、鼓吹「大取代理論」(白人正被有色人種取代)、頻攻擊全美左派教授觀察名單等,柯克擁護川普、為擁槍權辯護等,但也不應有這樣可怕的後果。他遇刺後,網上充滿錯誤或誤導訊息,挺民主黨或反川普者幸災樂禍,至少15人因不當言論被開除或停職。

 

有人認為,槍手不算共和黨人,但也不是民主黨,他選民登記自認是獨立人士,多少破除民眾認為這是左派政治暗殺的猜測,讓人稍鬆一口氣,否則美國的分裂和仇恨還會走入更不堪、更沉淪境地。川普政府許多做法,讓部分人藉刺殺案發洩不滿。

 

兇嫌的一枚彈殼刻著「嗨,法西斯分子,接住吧」(Hey, fascist! Catch!),意有所指,但也有人指出,多顆彈殼的刻字都是電玩遊戲中的術語,未必有太多意義,行兇動機尚不明朗。

 

羅賓森是保守家庭培養的孩子,據報他正和變性者同住,不少人堅信他就是左派殺手。但有人認為這是MAGA內訌,柯克代表的正是MAGA商業化、表演化與權力化,扭曲宗教信仰迎合川普、散布仇恨言論,才導致惡果。

 

因理念不同就動殺機、妖魔化不同陣營,為了捍衛傳統要用暴力剷除對方才算實現正義等錯誤理念,美國正飽嚐它的苦果。川普、柯克都成加害對象,馬斯克等人加強保安,美國何時才能走出暗殺籠罩的陰影?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