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闪电与制度高地 ——四次释放与第五次追问

 

 

《文明系列·制度触发篇(第一章)》

 

思想闪电与制度高地

——四次释放与第五次追问

 

一、导言:制度裂缝与全球回声

 

美国正处在制度重塑的当口。外有中俄朝的大陆轴心对阵,内有川普与查理这样的符号人物在枪声与血迹中倒下。人工智能同时渗透日常,把计算与认知嵌入制度。外部是文明的碰撞,内部是制度的撕裂,科技又在改变规则。

 

这一裂缝并未止于美国。2025年9月,伦敦街头爆发十万规模的大游行,旗帜翻涌,人群高喊“我们都是查理”“受够了”。这是悼念,也是抗议,是对极左话语与政治正确的拒绝。查理的遇刺,从美国延伸到欧洲,已经成为跨国制度撕裂的符号。

 

历史表明,文明的真正跃迁,不靠口号,不靠一时的暴力,而在于思想的释放。只有能化为常识、进而推动制度的因子,才会裹挟大潮。

 

二、四次释放

 

1776年的《常识》,把独立从精英的辩论推向大众的共识。人民主权第一次成为制度现实,美国由此诞生。

 

1859年的《物种起源》,击碎人类的幻象。进化论重塑教育与思想,把人类纳入自然法则,现代世界观由此形成。

 

1995年的《数字化生存》,让普通人第一次理解“比特世界”。信息流通从预言变为常识,互联网与数字治理全面展开,社会进入实时互联。

 

2017年的《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提出Transformer架构。AI的爆发随之而来,计算与认知成为新的制度议题,迫使劳动、教育与主权重写规则。

 

这四次释放,构成了文明的四座高地。

它们既是历史的起点,也是我们今天提出“第五次追问”的参照。

 

三、边界回望

 

制度史上,也有轰轰烈烈的插曲。

 

20世纪的环保觉醒,曾推动立法,却在21世纪被资本与政治消解,沦为“政治正确”的口号。它提醒极限,却缺乏推动力,更像限速牌,而不是发动机。

 

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释放阶级斗争的因子,席卷半个世界。但其释放像潘多拉的盒子,带来极权、暴力与撕裂。冷战终结后,它迅速退场,苏联解体,东欧抛弃,中国也不再宣示。今日,它只在校园极左风潮中残留,成为制度内耗的源泉。与其说是推动,不如说是回撤。

 

四、制度余响

 

真正裹挟历史大潮的,是释放因子:人民主权、进化论、信息流通、计算认知。它们不是约束,而是推动;不是消耗,而是扩展。

 

而今,新的节点正在浮现。美国内部的制度符号遭到打击,欧洲街头高喊“受够了”,AI在无声中重写认知。 制度的裂缝与文明的碰撞已经全球化,象征与现实交织,逼问制度的边界。

 

历史提示我们:若沉溺于插曲或幻象,文明只会回撤;唯有新的释放,才能避免沉沦。

今日的问题已迫近:人工智能,会成为第五次释放,还是又一场制度幻觉?

这正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追问。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LZ懂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这好像说的是我们总统。 -voiceofme- 给 voiceofme 发送悄悄话 voiceof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22:13:27

上网最高境界 -又当爹来又当妈- 给 又当爹来又当妈 发送悄悄话 又当爹来又当妈 的博客首页 (182 bytes) () 09/14/2025 postreply 02:01: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