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 中国的面貌完全不一样。 观念的转变,认知的转变,真的可以让世界转变。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在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指一个国家对其未来一定时期内, 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所进行的全面部署和安排。它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最为人熟知的就是 “五年规划” 。这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五年规划?国家每五年绘制出一份国民经济发展的蓝图和行动指南。
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至1957) ,发展重点, 是迈出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第一步。所以一五时期,国家一口气建了数百个大型工业项目, 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比如说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都是在这个时期生产或者建设的。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后续几十年的发展,在落后的条件下加速追赶。
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 (1966-1970)成功地完成了原子弹氢弹的爆炸。
六五期间(1981至1985)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开启了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粮食产量提升,温饱基本得到了解决。推动乡镇经济发展。记的费效通教授写过一本 ‘小城镇,大问题。’ 小城镇吸纳剩余农村劳动力。提倡离土不离乡的渐进式城市化。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
目前,已经完成了14个五年计划。
十五五计划(2026 – 2030)是中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年。计划将拉动内需, 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转型。完善和提升我们的社会福利体制。
经济朝哪个方向发展?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在那里? 老百姓的生活有哪些机遇都藏在计划里。以国家之力,激活不同地区的发展动能。像今年启动的几个超级基建项目:雅江水电站工程,新藏铁路项目,川藏铁路,都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就包含着国家要把西部地区从发展的洼地,转换为经济的发展的腹地。这么一个战略考量。
美国没有这种全面的、指令性,指导性很强的国家经济计划。更依赖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短期宏观调控工具。 哈佛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反复讲,美国缺十几个五年规划。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经说: 美国最应该学的就是五年规划。
中国除了国家级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外,还有区域规划。 象京津塘, 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随着经济的发展,跨省合作也越来越多: 江苏向东,安徽向西。南京都市圈包含四个安徽城市,马鞍山, 滁州, 芜湖, 宣城。
中国的发展, 借鉴了西方的经验。中国是怎样的转变了思路,成功地发展起来了? 怎么改革,怎么开放的?有美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吗?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是纲,纲举目张。
注:本文参考了李稻葵教授在YouTube上的演讲:十五五规划藏着哪些机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