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对此的描述

 

晋西北新军反顽战役

播报编辑讨论上传视频
1939年12月山西省发生的战役
晋西北新军反顽战役又称“十二月事变”,是1939年12月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期间,山西新军与阎锡山所属晋绥军旧军在山西省西北部爆发的军事冲突 [1]
1939年12月,阎锡山以“剿叛”为名,命令决死第二纵队配合日军作战遭拒后,派兵包围该部并屠杀抗日干部,新军被迫武装自卫。中共中央提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原则,晋西北区党委成立讨逆军总指挥部,联合八路军部队反击。1940年1月,新军与八路军击退顽军攻势收复临县等地,迫使阎锡山部撤离晋西北。2月经谈判达成协议,划汾离公路为界,晋西南归旧军,晋西北及晋东南由八路军、新军驻守,结束了该地区双重政权并立的局面 [1]
名    称
晋西北新军反顽战役
发生时间
1939年12月
参战方
山西省西北部地区新军与晋绥军旧军
 

战役背景

 
播报
编辑
1939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与此同时,阎锡山在山西配合搞“十二月事变”,一面以5个军准备进攻位于晋西南的决死第二纵队和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晋西支队,一面指示决死第四纵队中的反动军官组织武装叛乱。12月1日,阎锡山命令决死第二纵队于5日破击同蒲铁路灵石、霍县段,企图配合日军消灭第二纵队。决死第二纵队识破阎锡山的阴谋,断然拒绝这一反动命令,并做了自卫的准备。阎锡山借机通电全国,诬称决死第二纵队“叛国”,并于12月3日在永和地区解决了决死第二纵队第一九六旅旅部,先后杀害隰县、蒲县、石楼、永和、洪洞、赵城等县政府和“牺盟会”干部和晋西支队伤病员数十人,将决死第二纵队重重包围。决死第二纵队被迫起来自卫。“十二月事变”遂告爆发。 [1]

战役过程

 
播报
编辑
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晋西北区党委一面在晋西北各县召开群众大会,广泛掀起反妥协投降的群众运动;一面在新军中肃清反革命,逮捕准备进行武装叛乱的反动军官。同时,奉中央军委命令,彭三五八旅旅长彭绍辉、政治委员罗贵波率领所属部队接应决死第二纵队和晋西支队继续北上;贺龙、关向应留教导团、第四团在晋察冀边区,率张三五八旅(欠第四团)、独立第一旅、特务团(原独立第一支队改编)于1940年1月向晋西北转移。 [1]
这时,晋西北区党委成立“晋西北拥阎抗日讨逆军总指挥部”,续范亭任总指挥,并以决死第四纵队4个团和暂一师第三十六团向方山、白文前进,接应决死第二纵队和晋西支队;以第七一四团、保安第七团、决死四纵队第十八团、工卫旅两个团、暂一师第三十七团,分别阻击、牵制四周的顽军。 [1]
从1940年1月2日至9日,决死四纵队和暂一师第三十六团对顽军实行反击,将顽军压缩于临县城附近地区。总指挥部指挥部队向临县城进攻。顽军弃城向晋西南逃去。总指挥部遂指挥部队停止于汾(阳)离(石)公路以北待命。 [1]
2月2日至8日,贺龙、关向应率5个团由晋察冀边区返回晋西北,并派彭三五八旅和暂一师肃清顽军残部。至此,山西的顽固势力,已被完全逐出晋西北地区。 [1]
2月15日,中共中央派肖劲光、王若飞到秋林(陕西省宜川县境)与阎锡山谈判,4月正式达成停止武装冲突的协议,划定以汾阳经离石至军渡的公路为晋西南与晋西北的分界线,以汾河为晋西南与晋东南的分界线,晋西北和晋东南为八路军及新军活动的地区,晋西南为旧军活动的地区。从此,晋西北结束了两年多来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并存的局面,成为完全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