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青岛报道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上,“即墨城第一连”的镜头格外引人注目。这支部队在1945年解放即墨城战斗中,仅用不到3小时就歼灭日伪顽军3000余人,展现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他们的事迹是抗战历史的光辉一页,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共胶东区委和广大军民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向“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占区逼进。
8月下旬,胶东军区五师十三团、南海军分区部队在即墨等县地方武装的密切配合下,发起了围歼即墨城敌伪军的战斗。这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共武装向即墨城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秉承蒋介石指令,匆匆对驻山东伪军进行收编,山东出现了蒋、日、伪合流的复杂局面。山东军区按照中央指示和山东分局要求,将所辖8个师12个警备旅27万人编成5路野战兵团,向敌人发起战略反攻。胶东军区部队编成第三路军,分东、西、南、北4路同时向胶济铁路东段沿线和胶东半岛沿海各城市的日伪军发起进攻。南线部队又以即墨城为中心分为左、中、右三路大军,自海(阳)、莱(阳)经即墨向青岛方向挺进。三路大军进入即墨地界后,迅速控制东至沿海的鳌山卫,西至蓝村火车站一线的战略要地。8月16日,左路军攻克鳌山卫、窝洛子两个据点。21日晚,右路军先后攻克蓝村、南泉火车站。中路军沿途作战,歼灭了拒降的伪军赵保原大部后,控制了即墨城东南的棉花山一带,形成了对青岛敌人的三面包围之势。
此时,驻即墨城里的少数日军和即墨各据点撤出的日军一起,集中到信义中学日军司令部,共有200余人等待命令回国。这时的即墨城,除了少数10多个日军外,还驻有伪警备大队伪警察和各据点撤回的伪军1000多人。另有国民党即墨县县长兼山东第三十四旅旅长褚华林部近2000人,等待国民党政府派员来正式接收整编。胶东八路军部队为了摧毁即墨城防御体系,派出侦查人员,对城区进行详细侦察,制定具体攻城方案。
8月26日晚8时,胶东军区部队、南海军分区部队和各县、区武装开始包围攻打即墨城。胶东军区五师第十三团担任主攻,南海军分区的两个独立团担任辅攻,同时选择即墨城西北角和东北角,进行炸药爆破。
当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后,各攻城部队全线出击。城中守敌遭到突然攻击,惊恐万状,仓惶应战。东门攻城部队的爆破组,在信号弹发出后迅速越过壕沟接近东城门,进行爆破。城墙上的敌人急忙往城下投手榴弹,企图阻止攻城部队爆破城门。突击分队的战士们冒着横飞的手榴弹弹片和浓烈的硝烟,前仆后继,连续爆破,东城门眼看将被炸开。敌人一面用所有的轻重火器阻拦共产党后续部队,一面急忙调集兵力堵塞城门。
十三团八连的突击排,越过城壕沟,破除铁丝网等障碍物,对西北角城墙实施大药量爆破。几声巨响过后,城墙被炸开,先头部队迅即奋力冲向前去,抢占突破口。城内敌人立即组织兵力反扑,在城墙上和登城部队反复争夺突破口。
突击组长、四班长徐脉风随即攀梯登上,随后王兴业、陈路芳、于秋菊等战士紧随其后。4名战士如出山猛虎,用手榴弹连续两次打退敌人的反扑,再次用刺刀扎向敌人。4人坚守在突破口附近,敌人上来一批刺倒一批,上来一伙刺倒一伙,一连刺倒了10多个敌人,巩固了突破口。
敌我双方正在鏖战时,后续部队十三团三营冲上去投入战斗,扩大了突破口,封锁住敌人通道,攻城部队乘势冲进城,分数路向城内发起进攻:一路沿着城墙直取西门,会同西门攻城部队顺街向东、南方向攻击;一路沿着城墙直取东门;一路进入北城区和敌人展开巷战。敌人惊慌失措纷纷向城内东南角的万寿宫广场逃去。
此时,攻城部队将西城门炸开,部队从各个方向冲进城里。败退的敌人退至万寿官广场无路可走,又奔向南门,但南门被封死。于是敌人沿着城墙向西南方向奔去,企图从城墙西南角倒塌处跳河逃生。敌人由于人数众多,跳进河里后,先下水的被后面接踵而至的人流压住,溺死者甚众。剩下的敌人乖乖地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攻城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到3个小时,歼灭日伪顽军3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20余挺,步枪2000余支,汽车10辆,其他物资一大宗。
战后,胶东五师十三团八连被军区授予“即墨城第一连”的荣誉称号。后青岛保安总队一部、国民党暂编十二师一部配合,又来争夺即墨城。9月6日,胶东八路军主力部队实行战略转移,进军东北,主动撤出即墨城。
资料来源于:《陆军第二十七集团军军史(1935.11—1998.10)》《即墨市志》《中国共产党即墨历史百年纪略》、人民前线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