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何预言中国必败?
01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阿西莫格鲁、罗宾逊和约翰逊三位学者。这三位经济学家以研究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闻名,尤其是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著作《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阿西莫格鲁早在十年前就预言了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问题,他也精准地预测了阿里巴巴的遭遇。
时评人近日解析了他们的研究,认为诺奖得主的理论不仅解释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危机,还让世界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政治走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02
广纳式政府与榨取式政府的本质区别
分析认为,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将国家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政府的性质:广纳式政府与榨取式政府的区别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命运。广纳式政府旨在通过分享财富,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全民参与经济活动。这种政府制度不仅会保护私有财产,还会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为了确保经济的持续扩张和生产力的提升,广纳式政府致力于维护创新企业的出现和发展。简而言之,广纳式政府是“共富”的倡导者,所有人都能从经济发展中受益。
榨取式政府则完全相反,它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一小撮统治者榨取社会财富。国家资源被掌控在少数精英手中,社会财富主要服务于权力阶层的利益。这种制度下的政府往往对经济进行严格控制,不允许社会的自由发展,尤其是限制民众的参与和创新。这种体制旨在确保统治阶层能够通过制度性安排攫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甚至通过压制和打击创新来保护自身的权力基础。
朝鲜与韩国的对比是这一理论最典型的例证。在韩国,人民接受良好的教育,享有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创新企业在公平的环境中蓬勃发展。相反,在朝鲜,普通民众不仅缺乏教育资源,还被迫服务于统治阶层的利益,财富集中在金氏家族的手中,社会几乎无法创新或发展。这种对比说明了广纳式政府如何推动国家的成功,榨取式政府则导致了社会的停滞。
03
创造性破坏与榨取式政府的内在冲突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在解释广纳式政府和榨取式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提出了另一个关键概念——创造性破坏。这一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指的是科技创新会带来生产力的提升,同时也会颠覆旧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进而威胁现有的统治阶层。
科技创新虽然长期来看有利于整个社会,但它往往在短期内给某些阶层带来不利影响。举例来说,苹果公司引领了智能手机的革命,消费者受益匪浅,但诺基亚、黑莓等传统手机制造商因此而迅速衰落。这种“破坏”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个别公司,某些科技进步甚至会引发社会阶级的改变。历史上的蒸汽机和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颠覆了旧有的封建制度。
在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统治阶层往往成为反对创新的力量,尤其是在榨取式政府中。创新虽然有助于推动国家进步,但它也带来不可预测的社会变革,这让统治者感到恐惧。创造性破坏可能削弱他们的控制权,甚至威胁其政权的稳定,因此榨取式政府通常选择限制或打击创新。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曾精确预测过阿里巴巴的命运。
04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工业化到创新的困境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这得益于其工业化进程和对外国技术的学习。正如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所指出的,中国现有政治在一定阶段内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模式往往是有极限的,特别是在国家需要依赖自主创新继续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化时期的资本积累、技术引进和劳动力红利。在这一阶段,目前体制能够有效地调动资源,通过国家规划推动经济增长。然而,随着中国进入需要科技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阶段,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创新的不可预测性带来不安,它担心这种“破坏性”进步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例如,人工智能领域的ChatGPT技术出现后,中国境内民众不能使用就是例子。
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更多依赖于政府主导的项目,这些“创新”虽然推动了某些领域的发展,但它们都受控于政府,缺乏市场自由竞争的活力。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中解释道,创新的关键在于其自主性和破坏性,只有广纳式政府才能为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国的体制虽然在工业化阶段取得了成功,但在创新阶段,它的现有模式将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05
中国的未来:经济困境与政治改革的抉择
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即是继续维持现有模式,还是进行改革?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理论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解释了中国的困境,并预测了未来的可能路径。在目前模式下,政府能够通过国家主导的经济计划短期内实现发展,但这种模式难以维持长期增长。从长期来看,却极大地压制了中国的创新潜力。
中国的未来发展需要依赖于科技创新,而不是仅仅依靠工业化的继续推进。没有创新,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预言可能会成真:中国的经济增长将陷入停滞,甚至可能出现倒退。
历史上,英国的“光荣革命”推动了广纳式制度的建立,进而催生了工业革命。在广纳式政府的框架下,创新不再被视为威胁,而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分析总结,《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困境提供了深刻的解释。
他认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取决于是否能够进行变革。只有当创新被鼓励,创造性破坏被接受,中国才可能在全球竞争中继续前进。否则,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预言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现实,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逐步陷入停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