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深感要澄清史实,才能牢记历史,面向未来。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率陆军机队从大黄蜂号航母起飞轰炸东京后,16架B-25轰炸机中有15架未能按照原计划降落在浙江衢州机场,因燃油耗尽、迷航等原因分别坠毁在浙江、江苏、江西和湖南等地,75名队员中有60多人获救,其余被苏联、日本扣押或俘获,有三人被日军杀害。
图一为其中一架参战的B-25轰炸机的碎片,收藏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碎片上有当年中方救援人员书写的文字,参照第二张照片里的英文说明,解读如下:
“西历(1942年)31.4民 反侵略同盟国美机往征日本投燃烧弹后降跌昊千关碎片之一 二十一日 来绥 检记” (31.4民 似应为民国31年4月之意; 民字很模糊,也许是其它的字?)
83年过去,这是那位英雄的战机?这里所记录的坠机地点“昊千关”是何处,是前述四个省中哪个省的地方?检记人员“来绥”又是谁,是哪个部门的?毫无头绪,馆方展出的资料没有相关信息。
希望对战史有兴趣有研究的同好能答疑解惑。
杜立特的空袭不仅极大地鼓舞了中美军民的士气,更促使日军发动中途岛海战,导致其联合舰队遭到美国毁灭性打击,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没有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战场的决定性胜利,没有美国陆军航空兵的战略轰炸对日本本土的毁灭性打击,没有飞虎队(美陆航14军)和中美联合空军对中国战场制空权的绝对掌控,中国军队是无法单独取得抗战胜利的。中国人应牢记杜立特和陈纳德的历史功勋,对像上图中这样的战史资料应当有深入研究。
下面是该馆收藏的反映中国军民救助杜立特机队飞行员和祝贺空袭日本本土的画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