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衣》中,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设想了这样一种情景:每个人都不敢说出一个显而易见的谎言的真相:皇帝那套华丽的新衣实际上并不存在。他一丝不挂,被一个骗子骗了个精光,却什么也没付。最后,一个孩子脱口说出了真相。
美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我们这里所说的骗局是,一群伪知识分子设法让商界,尤其是教育界的领袖们为他们自诩的解决一个虚构问题——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的专家地位付费。他们运用巧妙的手段,从演讲、研讨会、培训课程和行政闲差中榨取了数十亿美元。随着事态的展开,很少有人站出来揭露这种规模巨大的骗局。但现在,德雷塞尔大学教授斯坦利·里奇利凭借其著作《揭露DEI》(DEI Exposed)——揭秘了这一骗局。
Ridgley 的重点在于,席卷我们高校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狂热缺乏学术实质。它之所以扎根并蔓延,是因为它与我们大多数高等教育领导者的意识形态完美契合,他们忍不住要在 DEI 项目上投入巨资。他们用别人的钱来炫耀自己的意识形态美德,真是令人欣喜。Ridgley 写道:“在非营利的世界里,成果难以衡量,而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高校——正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这使得它们成为骗局的完美培养皿。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那些极其荒谬的论调被当作成果,那些胡言乱语也能钻进来并继续存在。”
DEI运动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愧疚之旅,针对的是那些渴望被视为“被压迫者”盟友的富裕“进步”白人。
DEI运动的核心主张可以归结为:我们的大学是国家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的同谋,应该通过设立一系列多元化办公室、聘请多元化顾问以及让学生接受多元化宣传来弥补。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愧疚之旅,针对的是那些渴望被视为“被压迫者”盟友的富裕“进步”白人。当然,相信我们的大学里存在哪怕一丝种族主义,都是荒谬的,因为几代以来,这些大学一直是自由启蒙运动的堡垒。
但这些多元化骗子深谙其目标人群的心理。他们认为,那些充满愧疚感的白人左翼人士在被指控种族主义时会陷入道德恐慌,然后为获得赦免付出高昂的代价。尤其是在乔治·弗洛伊德去世后,我们的高等教育领导者们一头扎进了这场人为制造的“危机”,正如里奇利所指出的,“公众的焦虑是必然的”。
这场大骗局是如何运作的?里奇利以引人入胜的细节展示了它。
DEI骗局的关键在于他所谓的“洗白”。你从一个高度可疑的想法开始,用以支持所谓的DEI项目需求——比如,黑人学生正遭受“微侵犯”的无情伤害——然后把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在盟友运营的看似学术期刊上。一旦发表,同情者就会在其他期刊、文章、博客文章等等中引用它。当然,没有人会批评原始论文;其目的是不断重复它的“发现”,让人们认为它一定是真的。任何敢于挑战它的人都会被抹黑为种族主义者。由于教育界无人认同这一点,DEI 的理念便势不可挡。
DEI 骗局的一大支柱是,美国正被“白人至上主义”所笼罩,据称这种主义对其他种族的人非常有害。DEI 骗局的传播者知道,白人左翼人士会相信,除非我们与这种根深蒂固的邪恶作斗争,否则美国就无法实现“社会正义”。但“白人至上主义”的观念究竟从何而来?
Ridgley 找到了它的起源。“白人至上主义”的概念出自 Tema Okun,她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一位企业“多元化培训师”。在经历了令人沮丧的一天(她“培训”的许多员工,不像学者那样,敢于反对她的观点)之后,她草草地列出了她对那些抵制她关于现代美国种族主义观点的人的不满之处。这就是她如今声名显赫的白人至上主义特征清单的由来——正如奥肯本人所承认的,这仅仅是一时兴起。
然后,她开始洗白自己的观点。奥肯把她的清单发布在一个友好的网站上,其他多元化狂热分子也开始传播它。后来,奥肯参加了一个项目,攻读“教育博士学位”,并撰写了论文来美化她的“白人至上主义”清单,使其看起来像是学术研究。获得学位后,奥肯博士将她的论文提交给了
https://jamesgmartin.center/2025/07/the-diversity-game-is-a-gigantic-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