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爱泼斯坦报告,会与MAGA决裂?演一场戏?

爱泼斯坦案自2005年3月首次有受害者报警至今,已历时二十年

该案件对美国而言极为特殊。若用一句话概括其特殊性,即无论调查如何进行或由谁介入,最终仍存在大量无法解释的疑点

该案件可归纳为三条主线:案件本身及司法系统、主要受害者朱弗雷,以及媒体与政治因素。综合分析这三条线索,便可得出相应结论。

首先分析司法线。此案持续发酵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具备离奇故事的所有特征。

首先是有钱人,比如爱泼斯坦,以及有势力的人,比如克林特朗普,这些人犯下或涉嫌犯下性侵幼女的重罪。这非常符合普通人对权贵阶层的固有印象——他们在黑暗中无恶不作。

这是普通人的基本判断,尤其是美国的红脖子群体,他们对富人的敌视与猜忌根深蒂固。

其次,该案件自2005年首次接到报警以来

司法体系屡次出现问题。例如,尽管警方持续收集人证物证,但在接到报案后许久才检查爱泼斯坦的电脑。

民主党议员曾指出,这一疏忽是调查过程中的主要失误。

第四,负责起诉的州检察官和联邦检察官在首次对爱泼斯坦定罪时。

州检察官的起诉状中认为爱泼斯坦罪行轻微。

联邦检察官亚历山大·阿克斯塔曾起草了一份包含36项重罪的起诉书,但最终却从轻处理,判处爱泼斯坦极短的刑期,并在所有受害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其达成了认罪协议。

司法系统成为此案最大的发酵污点。

即便查明富人犯下伤天害理之事,也难以追究其责任。

因此,无论是充斥着权贵的政府,还是精英云集的司法体系,以及道德沦丧的富人阶层,都令那些难以突破阶级壁垒的美国人感到恐惧与憎恨。

爱泼斯坦这个名字,已成为美国人心中最恐惧与黑暗的象征。

第二条主线是受害者的控。之所以单独强调这条线索,是因为公众在关注爱泼斯坦案件时,往往只注意到权贵阶层残害美国少女,以及他们联手破坏司法公正的行为。

为何2009年爱泼斯坦案已通过司法错判、大陪审团裁决以及巨额赔偿金达成和解后,时隔十年又旧案重提,再次将其逮捕?

原判决中提及的保密期限已届满

受害者弗吉尼亚·路易斯·朱夫雷,原名罗伯茨,自2011年1月起便开始整理相关证据并向美国媒体披露。

根据我的调查,这家美国媒体名为《迈阿密先驱报》,是一家亲共和党的传统媒体。

此事再度引发公众关注,尤其是爱泼斯坦的女友吉斯莱恩·麦克斯维尔。当麦克斯维尔发现朱弗雷揭露真相后,她便在社交圈内指责朱弗雷散布谎言与谣言。

2015年,朱夫雷起诉麦克斯维诽谤案。2017年,该案以庭外和解告终。

据报道,麦克斯朱夫雷支付了数百万美元赔偿金,和解后所有证据被重新封存。

2018年11月6日,美国中期选举落幕,民主党战胜共和党。不到一个月后的11月28日,美国媒体再次大量披露朱夫雷在爱泼斯坦案中遭受虐待的细节及相关名人的证词。

爱泼斯坦案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公众期待案情真相即将水落石出。

这个媒体是第一个接受朱夫雷吐露真情的《迈阿密先驱报》。2008年的世纪判决后,无论出于何种压力,朱夫雷很可能已获得某种支持。这种支持或许源于他的倔强,亦或其他力量。

案件保密期结束后,朱夫雷开始公开讲述事件。当麦克斯指责他造谣时,朱夫雷并未起诉麦克斯维在原案中的罪行,而是以诽谤罪提起诉讼。在证明麦克斯维诽谤的过程中,朱夫雷将所有涉案证据一并提交给了法院。

这些证据足以证明麦克斯韦诽谤,因此他不得不支付巨额赔偿金以达成庭外和解。

需要说明的是,朱夫雷此举恰好规避了最初宣判时禁止再次起诉的裁决。

这一安排极为精妙。从朱夫雷的出身背景来看,他对法律的娴熟运用很可能得益于某些顶尖高手的支持。

2019年7月,爱泼斯坦再次被捕。同年8月,美国第二巡回法院判决其不得保释。8月9日,爱泼斯坦在狱中自杀身亡。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美国司法体系的黑暗与无能。2021年,

朱夫雷起诉英国王子安德鲁一案中,由于朱夫雷提供的证据已于2019年被法院采纳,安德鲁显然有罪。然而,此案再次以庭外和解告终。

安德鲁于2022年向朱夫雷基金会捐赠了1500万英镑。

此时,朱福雷已拥有自己的基金会,身份转变为女强人。

2021年,受害人集体起诉麦克斯韦。

朱夫雷并未加入原告团,而是以证人身份出庭。

此次案件未达成庭外和解。爱泼斯坦的共犯参与组织诱骗少女的麦克斯韦尔被判入狱20年。

如果故事就此结束,朱夫雷的经历堪称精彩,其法律手段可谓高超,而操纵社会舆论的水平更是达到了宗师级别。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2024年1月,爱泼斯坦名单的公开引发了全球轰动。

2025年,川普就任总统后不久,朱夫雷突遇车祸。

这起车祸十分诡异。据警方记录,仅是一次轻微碰撞。朱福磊在医院观察数日后便自行离开。

而朱福磊声称遭遇了重大车祸,并公布了满脸伤痕的照片。随后在4月份,朱福磊自杀身亡。

在详细查阅了朱夫雷的相关资料后,我深感震惊:一位从小叛逆、曾流落街头并遭遇拐骗的女性,竟能做出如此周密的安排。

首先,面对权贵时,她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的姿,即便背后或有支持者,这种坚韧的精神已属难能可贵。

其次,若要探究她最终获得司法胜利的原因,我认为必须引入第三条线索——政治因素

我无法找到那些权贵政客精英富豪们所作所为的直接证据,但我们可以通过评估爱泼斯坦案件在美国的影响力来推断其政治和社会效应。

在美国,影响力足以左右局势,因此深入分析此案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有助于准确理解朱弗雷司法胜利的原因及其案件的其他衍生影响。

此前讨论司法问题时,我曾指出此案已成为美国司法界的罗生门,各方对事实真相各执一词。该案对美国社会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曾详细梳理此案从案发到首次定罪的全过程。

从案发地的警察局长、市长、州长到州检察官、联邦检察官,以及主要媒体参与者的党籍。

那其结果是,

除案发地点的州检察官为民主党人外,警察局长属于无党派人士,其余关键岗位人员,包括助理检察官在内,均为共和党人。

2011年,朱富雷向《迈阿密先驱报》披露受害经历。该媒体立场亲共和党。根据记录,朱富雷当时的指控并未涉及克林顿。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以微弱优势击败罗姆尼。若非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经济,导致民众对共和党执政产生负面印象,2012年大选结果或许会有所不同。

2014年,朱富雷成立营利组织后,关于克林顿的舆论开始增多

2015年9月,朱富雷诉马斯克案的法律文件中明确提及克林顿,并提交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证词、证言及证据。

2016年正值美国大选年,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成功当选。值得注意的是,自爱泼斯坦案曝光以来,每逢大选前一年,相关事件都会引发广泛关注。

2017年川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同年6月该案件达成和解。与首次案发时相同,相关证据被密封,事件逐渐平息。直至2018年11月6日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赢得多数党席位。

本月28日,《迈阿密先驱报》再次发布详细调查报告。

他们的调查主要依据朱福雷的证词,最终于2019年7月逮捕了爱泼斯坦。

倘若爱泼斯坦未亡,此案将于2020年再度开庭审理,恰逢总统大选之年。

这一系列计算在暗中悄无声息地进行,时机把握精准,总能在总统大选前夕爆出最具冲击力的新闻。

因此,2023年12月,美国联邦法官普雷斯卡再次要求完全公布2015年朱富雷提供的证据。理由颇为蹊跷:法官表示,由于《迈阿密先驱报》等媒体及部分名单上的人士要求公开,故决定予以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提出这一要求的普雷斯卡法官,正是由川普提名的共和党籍法官。

2024年1月,震惊世界的爱泼斯坦名单公布。同年9月,川普在集会上表示将继续公开爱泼斯坦文件,包括当前引发激烈争议的客户名单。

说到这里,你能说这里没有政治考量吗?显然有。包括受害者、证人证言、媒体推波助澜者、检察官和法官在内,这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化工具

政治主线就此告一段落,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据报道,美国MAGA支持者和马斯克对川普提出强烈反弹,抗议他不公布爱泼斯坦的客户名单。川普特意发表文章,试图说服公众不要再关注爱泼斯坦名单,而应将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认为川普手中必然掌握着重要信息。尽管爱泼斯坦和朱弗雷已死,但共和党人仍控制着爱泼斯坦的帮凶麦克斯维

据我所知,麦克斯韦目前被关押在佛罗里达州的监狱中,该州现已成为共和党的势力范围。

民主党法官判处麦克斯韦20年监禁,但目前她关押在共和党控制的监狱中。这是否意味着,在某种势力的支持下,她仍有可能继续作证?

考虑到此人掌握的信息可能比受害者更为机密,共和党法官可以根据马克斯等人的持续要求,重新审理爱泼斯坦案,要求公开更多证据,并传唤麦克斯韦作证。

作秀的原因在于,这些人长期鼓吹谋论,其支持者深信这些故弄玄虚者会抛出更耸动的内幕。并非所有支持者都完全效忠于川普,包括班农等人也拥有自身影响力及派系。

通过此类事件炒作,他们既能巩固支持者基础,又可从川普阵营中分权,进一步扩大自身势力范围。

这是他们的核心利益所在。考虑到2026年11月的中期选举,川普目前声称不了解爱泼斯坦事件,但预计今年八九月份就会同意公开相关报告。

根据他们的推算,报告公开后一年左右案件将正式立案,时间点恰好临近中期选举。在选举前夕启动爱泼斯坦案件调查,将对民主党构成重大威。由此可见,所谓马斯克与川普决裂的传闻纯属政治表演

关于马斯克此次主导事件的原因,我已理清大部分脉络,待完全想通后再制作专题视频,届时将决定是小范围传播还是公开发布

 

 

所有跟帖: 

校车在车祸发生时110的速度。现司法部长19年时佛州总检察长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160 bytes) () 07/16/2025 postreply 19:09:34

标题让人摸不着头脑 -Uusequery- 给 Uusequer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6/2025 postreply 19:28:44

针对那个"轻微"车祸。Pamela Jo Bondi就是当时负责案子的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6/2025 postreply 19:43: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