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K
红旗-9B(HQ-9B)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改进型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广泛应用于陆军和海军(海红旗-9B),具备防空与反导能力。其系统组成以旅为作战单位,包含多个关键子系统和装备,以下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的详细说明:
1. 作战单位组织
红旗-9B系统以旅级作战单位为核心,一个完整的旅级作战单元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
- 六个营级单位:每个旅包含6个营级作战单位。
- 指挥与控制车辆:
- 1辆旅级指挥车:负责整个旅的指挥、协调和作战管理。
- 6辆营级控制车:每个营配备1辆,负责营级作战指挥和火控分配。
- 雷达系统:
- 6辆目标照射雷达车(火控雷达):通常为HT-233型相控阵火控雷达,用于目标跟踪和导弹制导。
- 6辆搜索雷达车:通常为SJ-212型远程搜索雷达或其改进型,用于远距离目标探测。
- 导弹发射车:
- 48辆发射车:每辆发射车为8×8重型越野车底盘,配备4个导弹储运-发射筒,总计一个旅可携带 192枚红旗-9B导弹。
- 辅助车辆:
- 电源车:为雷达和指挥系统提供电力支持。
- 导弹输送车:负责导弹的运输和装填。
- 定位定向车:用于系统定位和校准。
- 诱偏系统(如仿真车辆):用于电子对抗和欺骗敌方侦察。
2. 导弹与发射系统
- 红旗-9B导弹:
- 弹体特性:弹体呈圆柱形,弹头为圆锥形,配备4片梯形尾舵。长度约6.5米,直径约0.5米,重量约1.2吨。
- 射程:最大射程达260公里(相比红旗-9的125公里有显著提升)。
- 射高:最大拦截高度27公里,最低拦截高度约15米。
- 推进系统: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使用高比冲固体燃料推进剂,动力舱长度增加以携带更多燃料。
- 制导方式:复合制导,包括捷联惯性导航(INS)、中段指令修正(数据链上行)和末段主动雷达制导,部分型号可能具备半主动雷达或红外双模导引头。
- 战斗部:破片飞散战斗部,部分型号可能采用动能拦截器以增强反导能力。
- 发射方式:
- 采用垂直冷发射技术,导弹通过燃气舵实现快速转弯,支持360度全向攻击。
- 每辆发射车配备4联装垂直发射筒,展开时间约6分钟,导弹发射间隔约5秒。
- 火力密度:一个火力单元可同时制导16枚导弹,打击8个目标,具备多目标拦截能力。
3. 雷达系统
- SJ-212远程搜索雷达:
- 用于远距离目标探测,覆盖范围可达300公里,能跟踪速度低于7马赫的100个目标。
- 自动进行威胁评估,优先选择6个最具威胁的目标分配给火控系统。
- HT-233相控阵火控雷达:
- 采用C波段操作,类似于美制“爱国者”MPQ-53雷达,具备高分辨率和快速电子扫描能力。
- 可同时跟踪64批目标,具备8个通道,支持同时制导16枚导弹打击8个目标。
- 抗电子干扰能力强,适合复杂电磁环境。
4. 其他关键特性
- 作战能力:
- 防空:可拦截作战飞机、隐身战机、武装直升机、巡航导弹、空地导弹等。
- 反导:具备有限的战术弹道导弹(TBM)拦截能力,射程约1000公里的近程弹道导弹可被末端拦截。
- 反隐身:通过改进的雷达和导引头,具备一定的反隐身目标能力,曾在演习中成功“击毁”模拟隐身战机。
- 机动性:
- 发射车采用TA5380型8×8轮式底盘,重量21吨,最大车速60公里/小时,行程650公里,涉水深度1.1米,适合野战机动。
- 全天候作战:系统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反应时间约15秒,适应复杂战场环境。
5. 与其他型号的对比
- 与红旗-9的区别:
- 红旗-9B在制导舱小型化、动力舱加长、新型固体燃料技术等方面改进,射程从125公里提升至260公里,抗干扰和反导能力增强。
- 与红旗-9C的区别:
- 红旗-9C是进一步改进型号,弹体直径缩小,发射车可携带8枚导弹,火力密度翻倍,射程仍保持在125-150公里,适合中近程目标拦截。
- 红旗-9C与红旗-9B可共架发射,增强系统灵活性。
6. 应用与部署
- 陆军:红旗-9B是中国空军地导部队的主力装备,用于国土防空和要地防空,2023年东部战区某部队换装红旗-9B。
- 海军:海红旗-9B部署于052C/D型驱逐舰,配备通用垂直发射系统,支持冷/热发射,增强舰队区域防空能力。
- 出口:外销版为FD-2000B(射程250公里),已出口至埃及、伊朗等国。
7. 总结
红旗-9B防空导弹系统由指挥车、控制车、搜索雷达车(SJ-212)、火控雷达车(HT-233)、48辆发射车(每辆4枚导弹,共192枚)及辅助车辆组成,配合先进的复合制导和相控阵雷达技术,具备强大的远程防空、反导和反隐身能力。其垂直冷发射和全向攻击特性使其在现代防空作战中具有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