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本报告研究了越来越多的非正规移民从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经拉丁美洲流向美国,重点关注潜在的安全风险、国家参与以及与跨国犯罪组织的联系。它以以前的移民研究为基础,详细研究了这些外部国家行为者如何与移民模式相交,同时强调了它们独特的驱动因素、方法和对西半球的安全影响。
“拉丁美洲的外部国家行为者和非正规移民:评估” 作者:Gil Guerra
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国籍人士已成为抵达美墨边境的非正规移民中增长最快的人群。历史上,很少有中国人通过拉丁美洲前往美国,但在2021年之后,由于以下原因,这一数字激增。在2023年的头九个月里,美国边境巡逻队逮捕了21,697名从墨西哥越境的中国国籍人士,超过2022年同期人数的10倍。这一趋势在2023年底加速,12月的遭遇人数接近6000。在向北的漫长旅程中,巴拿马成为一个关键的中转点:在2023年的前九个月,超过14,000名中国移民被统计从哥伦比亚穿越达连缺口丛林,这一数字是去年同期遭遇人数的约55倍。(作为参考,从2010年到2021年,仅有414名中国人穿越达连。)这种爆炸性增长使中国移民在拉丁美洲成为一个显著的存在,尽管与来自委内瑞拉、海地或中美洲的移民相比,他们仍占总移民的相对小部分。
中国内部的多种因素促使公民通过非常规手段寻求国外避难。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气候日益压迫,异议受到严格限制。许多近期迁移者引用了对迫害的恐惧和对习近平专制统治的失望作为动机。此外,中国严厉的清零政策(在2020年至2022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实施)造成了广泛的困境。希望移民的人经历了数年的封锁和经济停滞,最后却碰到了关闭或积压的合法出境途径。美国的签证渠道,传统上是中国学生和工人的出路,在疫情期间严重受限;在2021年,79%的中国旅游/商务签证(B1/B2)申请被拒绝。尽管拒签率在2022年降至30%,随着美国领事馆的重新开放,但积压和等待时间(通常面试需等待六个月以上)使许多人对获得签证感到绝望。同时,中国日益加剧的经济悲观情绪使得在美国重新开始的前景尽管存在风险却显得颇具吸引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社交媒体开始热议拉丁美洲的出路。“走线”成为一种流行的网络术语,指代前往美国的陆路旅程。短视频平台和消息应用提供了一步步的指南,提供从在丛林中打包的物品到如何在各国贿赂警察的建议。厄瓜多尔从2016年开始对中国实施的免签政策,实际上提供了通往美洲的隐秘后门。对此,厄瓜多尔于2024年7月1日结束对中国公民的免签入境,明确指出中国不规则移民的担忧增加是原因。
对中国移民路线的重建和综合数据分析显示,2024年中国公民用来到达美国的四条不同路线在七个国家中显现出显著差异,特别是在厄瓜多尔7月1日签证政策改变后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项分析假设从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到达美国南部边境的移民之间存在两个月的延迟,而直接飞往墨西哥的移民则没有延迟。根据这项分析,直接墨西哥路线和传统厄瓜多尔路线作为平行路径并存,分别占美国所有接触的47.3%和47.4%(分别为16,854和16,900名移民)。直接墨西哥路线涉及通过墨西哥机场合法入境,并在试图进行不规则越境之前进行陆上交通,随着厄瓜多尔政策的变化,其主导地位得以巩固,从第一季度的45.3%跃升至第四季度的67.1%,尤其是在十月至十二月间出现了强劲增长。之前占主导的厄瓜多尔路线在2024年上半年维持了相当的流量,但在7月1日签证限制之后经历了剧烈下降。这一路线的特点是需要经过两个月的哥伦比亚、巴拿马的达连裂口、中美洲和墨西哥的过境,份额从第一季度的51.4%骤降至第四季度的26.8%。经过调整的分析显示,从南美入境到达美国边境的 transit 时间稳定在两个月,由于这一时间延迟,厄瓜多尔政策的影响在九月时在美国边境变得明显。还有两条额外路线在迁移系统中发挥了较小但显著的作用。玻利维亚路线占美国总接触的4.4%(1,559名移民),作为一个次要但持续的替代陆路,移民通常跟随与厄瓜多尔路线相似的过境模式。这条路线显示出特别的波动性,5月份出现了显著的激增(400名抵达),反映了在玻利维亚短期激增期的三月进入人数。最值得注意的是,迈阿密海上路线作为一种机会适应机制出现,占总接触的1%(352名移民),但年底增长显著。海上抵达人数从一月份的18人激增至十二月份的95人,增长了5.3倍,其中超过一半的海上抵达发生在第四季度,这表明有组织的走私活动响应了陆路执法的收紧。
尽管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数据没有提供他们所接触的移民的性别或年龄信息,但来自过境国家的信息提供了一致的画面。在2024年,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洪都拉斯的中国非法移民约70%为男性,30%为女性。对年龄数据的分析表明,约10%的中国移民是未成年人,其中大多数是伴随的。此外,厄瓜多尔的数据描绘了中产阶级的经济特征。在2024年,超过40%的进入厄瓜多尔的中国移民将他们的职业列为“行政助理”,另有31%列出了商业、科学或技术领域的白领职业,其余大部分则参与教育或家庭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