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巨变!沙漠种水稻 新疆粮食产量超赣辽

今年5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育出千亩水稻,柯坪盐碱滩的小麦堆满粮仓。2024年,新疆的粮食总产466亿斤,超越“鱼米之乡”江西、比肩“黑土地之乡”辽宁,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


新疆沙漠里的水稻基地(图源:新疆广播电视台)

更不可思议的是,它还是亩产状元和增产冠军:2024年,新疆粮食亩产524.8公斤,首次成为全国第一;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4440万亩,较上年增加202.8万亩,面积增量居全国第一。

为什么新疆硬要在沙漠种出粮食,从荒漠“绝地”变成祖国新粮仓?

新疆的崛起,对民族复兴和全球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

1历史上,新疆长期是缺粮省份。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粮食总产量为110万吨,仅占全国粮食总产的0.97%。

现实中,新疆农业面临三座大山(沙多、缺水、风大),要想啃下来,难度简直逆天。

先说沙多和风大,新疆和田的民丰县,一年280天沙尘天气,沙尘暴常驻90天,最高的沙包能有5层楼那么高。

怎么办?

新疆人选择硬刚,草方格锁沙丘,防护林一圈圈围起来,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抢地盘,沙里硬生生种出绿洲。

阿克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一年四个月都在沙尘中熬着。现在,沙漠被逼退,塔克拉玛干戴上了“绿围脖”,3046公里的防护带,相当于从北京到曼谷的距离。
 

仅2024年,新疆就完成了相当于1.3个上海面积的三北工程建设任务。

不同于喜欢喊口号的欧美环保组织,新疆治沙人讷于言而敏于行。他们不会演讲,也不懂媒体宣传,却用几十年功夫搞出了一片又一片的绿洲。


麦盖提县生态林基地(图源:新疆广播电视台)

再说缺水。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新疆集合全区之力,修建了一座又一座大型水利灌溉系统,把冰川融水、雨季洪水和地下水用到了极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21年的0.571提升至2024年的0.587。

2024年,新疆农业灌溉供水达到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1.44个三峡水库的总库容。


图/塔里木河流域巴音郭楞管理局网站

把短板补上后,新疆种庄稼全是长板。
 

一是新疆地盘够大,适合使用大型农机装备。截至2022年,新疆农机总动力达到2466.85万千瓦,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48%,位居全国前列。

现在新疆农民种地,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活,而是“脑力活”。农田里,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随时监测土壤湿度,缺了就及时补水;天空上,装配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机,能帮农民播种、喷洒农药。

二是气候给力,昼夜温差大、积温高、无霜期长。

科学家为新疆培育了新的水稻品种,成熟时间被缩短到平原地区的一半。这样,多出来的时间,又被聪明的新疆人用来种棉花,土地产出、农民收入,双双提高。

“治理—贫困—再沙化”的死循环,硬是被新疆玩成了致富流水线。

2有人会问了,新疆为什么要这么拼?

粮食作物的商业价值远不如经济作物,新疆多搞点瓜果和棉花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大费周章种粮食?

这背后的原因,离不开新疆重要的战略定位。

当地农业厅的负责人明确表示:

“在种植结构调整中,新疆当然知道一些作物的现实经济效益更高,但从服务贡献‘国之大者’考虑,新疆还是旗帜鲜明、坚定有力地抓粮食生产。”

归根结底,是为了保粮食安全。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5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4年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95亿人遭遇突发重度饥饿,较2023年增加近1400万。全球面临“灾难性”饥饿的人数增至190万人,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新疆不断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就是为了把粮食产量提上去,实现“区内结余、供给国家”。

所有跟帖: 

下一步有些国家就该禁止含有新疆稻的产品了。 -小米干饭- 给 小米干饭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8/2025 postreply 12:48:41

听说新疆还出不少稀士, 不知有没有国家要禁用新疆稀士? -redpanda- 给 redpand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8/2025 postreply 13:16:09

下一步就是高调宣传稀土产业使用来自新疆的劳动力了 -lzr- 给 lzr 发送悄悄话 lzr 的博客首页 (272 bytes) () 07/09/2025 postreply 08:39:17

好消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清源白水- 给 清源白水 发送悄悄话 清源白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8/2025 postreply 17:42: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