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加拿大安大略省長最近通過第5號法案,所謂的“中國威脅”敘述已開始被按照設計的方式使用,通過制造恐慌來毀滅甚至摧毀加拿大的民主權利。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積極表示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安大略省省長福特(Doug Ford)則提議與美國建立“美加堡壘”,以“加速戰略資源開發,包括安大略省在環太平洋火山帶地區的關鍵礦產資源”。
福特為這一規劃提供的理由是所謂的“中國威脅”。
“加拿大和加拿大擁有豐富的關鍵礦產,而美國正急需這些資源。當中國在爭奪這些資源的競爭中占上風,同時限制關鍵礦產向美國的銷售和運輸時,加拿大和安大略省必須緊急將我們的關鍵礦產開采出來、加工好,並運送到那些為未來建設的工廠。”
“美加堡壘”的夢想為福特推動C-5法案——《釋放經濟活力,保護安大略省》——提供了理由。該法案允許政府“設立特別經濟區,內閣可以免除這些地區的公司或項目遵守任何省級法律、省級法規或市政條例的義務”。該法案已於本月初獲得通過,這為福特領導的進步保守黨在今年省級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奠定了基礎。允許加拿大政府擁有這種權力,無異於為大規模壓制民主權利,以及壓制原住民對可能危害普通民眾的環境危險項目的反對打開了大門。中國雖然有設立經濟特區的歷史,但自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戰勝國民黨以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也擁有一個反殖民、反帝國主義的政府,並受到絕大多數公民的信任。因此,這些特區可以放心地由中國政府妥善管理。而加拿大的政府性質恰恰相反,目前還無法獲得這種信任。
CSIS制造中國“外國幹涉”恐慌CSIS關於“中國威脅”的言論始於2018年12月,此前美國國家安全機構於當年早些時候開始推動這種論調——首先是針對華為的攻擊。本文作者解釋了一位前保守黨議員如何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聲稱自己在2021年因“中國幹涉”而失去議會議席,從而引發了“中國外國幹涉恐慌”的長期發展:“在保守黨議員趙錦榮失去卑詩省列治文區的席位後,CSIS從2021年9月開始加大力度向議員介紹所謂的俄羅斯、中國和伊朗對加拿大政治的‘幹涉’。趙錦榮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聲稱,在2021年4月他提出建立外國影響力登記冊的法案後,加拿大華人組織起來擊敗他的候選資格,隻是因為中國政府的虛假宣傳活動。在2021年接下來的幾個月裡,CSIS開始向議員介紹所謂的外國幹涉陰謀,特別是中國的陰謀,目的是制造恐慌。”雖然在2022年的大部分時間裡,CSIS的簡報都失去了勢頭,但其效果依然強勁:“雖然CSIS隱去了議員的姓名和為他們準備的具體談話要點,但文件顯示,在聽取簡報的人中,有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自由黨內閣部長和公共安全部長Marco Mendicino。Fife.Chase在《環球郵報》上的文章引用的采訪證實,保守黨議員莊文浩和新民主黨議員關慧貞很可能就在CSIS簡報的議員之列。”2023年,在《環球郵報》和《環球新聞》大廳裡堆積著如山的“洩密者”之後,加拿大政府陷入恐慌。大學被迫盡可能切斷與中國大學的研究聯繫。政府聘請了David Johnston擔任特別調查專員,調查加拿大涉嫌的“中國外國幹涉”行為。當David Johnston沒有按照加拿大安全情報局、反華僑華人活動人士以及主流媒體記者和其他活動人士的非官方聯盟的要求,發起外國幹涉調查時,他被迫辭職。那麼,福特是如何利用“中國威脅”這一說法的呢?
幾個月後,加拿大啟動了外國幹涉調查,由霍格(Marie-Josee Hogue)法官牽頭。2024年12月的最終結果是,雖然為議員董?鵬,陳國治及其他等人辯護,霍格專員認為他們沒有縱容外國幹涉),也讓前保守黨議員趙錦榮和新民主義黨議員關慧貞難堪,但霍格專員仍然利用這一時機提出了許多有損加拿大內部民主的建議(並錯誤地將台灣地區稱為“國家”)。現在,由於擔心美國吞並加拿大,“中國威脅”對大多數加拿大人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然而,加拿大安全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不希望改變這一渠道,在其2024年的報告中,仍然將中國稱為“加拿大最大的反情報威脅”。加拿大政界精英正在利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駭人聽聞的誹謗,為削弱加拿大民眾的民主權利鋪平道路,無論他們是反華、中立還是親華。本文作者希望加拿大民眾能夠理解,對外國“敵人”的誹謗是如何成為以保護自身“安全”為幌子攻擊其國內生活的借口,並應抵制此類誹謗。
Aidan Jonah是《加拿大檔案》(The Canada Files)的總編輯,這是一個專注於加拿大外交政策、特別是加中關係的獨立新聞媒體。2021年9月,Jonah為第48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撰寫了一份報告。
編譯: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