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发生,使原本世俗化的伊朗迅速转向神权统治。女性自由遭受极大压缩,从穿着比基尼与短裙的自由状态被迫转为只露出双眼的保守穿着,社会整体向保守主义大幅倒退,几乎回到了数十年前的状态。
-
自1979年至今,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对伊朗实施了长达46年的全面制裁,严重限制了其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伊朗航空业受到重创,可飞行的飞机数量锐减,多个行业与世界主流体系逐渐脱节,文明差距愈加扩大。
-
伊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阿塞拜疆族约占15%,却在军政等关键权力机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对波斯族的实际统治。包括情报、宗教机构在内的高层领导多为阿塞拜疆人,引发波斯族长期不满与抗争,国内局势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伊朗社会存在广泛的反对派力量,部分人被称为“带路党”,他们与以色列等外部力量合作,成为以色列对伊情报渗透的重要渠道。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和情报系统了解之透彻,令人惊叹。
-
尽管伊朗官方长年反美,社会内部却存在强烈的“亲美情结”。尤其近年来,伊朗政权试图通过展现“无核意图”来换取制裁缓解,效仿伊拉克与利比亚的路径。然而这种妥协行为让美国和以色列更清晰地掌握了其核技术发展现状,确认其短期内并不具备核打击能力,从而使得以色列在军事上更为肆无忌惮。
-
伊朗在对抗美以压力的同时,坚持战略自主,鄙视俄罗斯与中国的军工技术,拒绝采购中方战机和防空系统,在政治上也刻意与中俄保持距离。四周邻国多为敌对状态,伊朗却仍执意支持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与也门的反美反以武装力量,不顾国力实际,力图主导什叶派势力版图。这种外交与军事策略不仅加剧孤立局面,也严重消耗了伊朗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使其难以获得中俄等国的实质支持。
-
在以色列发动行动前,美国已经提前释放了明显的警告信号,然而伊朗方面选择置若罔闻,未作任何实质性的应对部署,错失自保良机,堪称自毁前程。
-
以色列在深入掌握伊朗军事部署、领导层与科研力量动向后,突然发起全面打击,取得压倒性胜利。据传除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外,伊朗多位高阶军事及科研领导人遭定点清除,其防空系统亦被全面压制。以色列甚至宣称已全面掌控伊朗领空,显示其军事行动的精准与决心。
-
伊朗接下来势必会展开导弹报复,并可能对以色列造成局部损失。但由于伊朗空军实力有限,缺乏足够远程投送能力,仅依赖导弹难以改变战局。一旦美军介入,现政权恐将面临全面崩溃的命运。最终局势将取决于美国是否下定决心彻底清除伊朗现有体制。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