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稀土往事


  在美中关税战的互掐脖子中,美国出手的芯片禁令,虽使我国受困,但还是有不那么高端的国产芯片可替补;而我国反制了稀土禁令后,美国几乎所有的重要工业都将面临停产。因此美国无赖可耍无计可施,还无法模仿2010年那样挑出我国稀土管制的瑕疵,只得坐下来规规矩矩地开始了谈判。

    回顾2010年因和日本的钓鱼岛的摩擦,我国采取了稀土制裁,日本联合美欧向WTO起诉,结果2014年裁判我国敗訴,2015年我国只得被迫重新开放。

    我查阅了这桩官司的由来,我国被起诉的理由:管制稀土出口违反了自由贸易协定。我国抗诉的理由:为减少环保污染,中央在和地方协调作稀土生产的总量管制,需要实行出口配额。

    WTO是有明文规定,当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人类安全,才可以对出口配额。但当时我国稀土业现状是一片乱象:中央并没有建立管理地方稀土开采的有效机制,各地的开采乱无章法,不仅环保问题非常严重,而且稀土走私还达到了出口总量的1/3。由于各地各自为政相互压价,稀土卖成了白菜价;政商黑社会勾结乱挖,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WTO经现场调查后认定抗诉理由不成立,即环境保护和出口管制在当时不存在因果关系。在败诉后的上诉中,我国却还照搬原来的抗诉理由,上诉自然失败,这说明了:自身不硬,怎么能打好铁呢。

    2015年之后,我国痛定思痛,在反腐败同时实施了一些列措施:立法规定了稀土归国家所有,开采需要国家颁发的许可证;强制执行严格的稀土企业环保规定;整併全国的大小稀土厂家,组建成六大稀土集团,由中央统筹规划、开采,提炼和出口。

    国务院在去年公布的“稀土管理条例”中还实行了KYC(Know Your Customer),用区块链来跟踪稀土流向:买家是谁,再转卖给谁,终端使用者是谁。终于,我国自10年前的败诉以来,经过有条不紊整顿,补齐了我国在工业强国拼图上的稀土业缺口。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