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专家说这话,可信度还是有的。 据俄罗斯卫星网6月10日报道,俄罗斯技术集团总裁切梅佐夫日前表示,在拆解了俄乌战场上缴获的美制“艾布拉姆斯”坦克和德国“豹-2”坦克后,俄罗斯专家失望地直摇头,因为他们发现,被西方吹上天的这些主战坦克,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也没什么突破性的设计方案,没有值得被俄罗斯借鉴的地方。 不仅如此,俄方在研究了这些从战场上缴获的西方陆战装备后发现,不少被“神话”的西方装备,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强,比如豹-2坦克虽然现代化水平很高,但整体设计非常平庸,没什么亮眼的地方。而俄方专家评价美国M1A1坦克时,则用了“很有意思,但没什么可借鉴的”作为评语。 至于M2步兵战车,俄专家直接开喷,称其越野性能太差,既不能越野,也不能在田野里开否则会陷入土中。M2步兵战车本应该追求快速机动的装甲车,结果却因为这一严重缺陷,在战场上成了活靶子。 报道称,俄方专家对西方陆战武器的评价是设计太复杂,维护太麻烦,因此不太适合俄乌战场的实战。俄专家的话也基本上解释了这些西方武器为何一到俄乌战场上就纷纷被破掉“不败金身”的原因,一方面是乌军后勤维护不力,另一方面是这些武器并没有吹得那么强大。 实际上俄方早就发现这一问题。早在2个月前,俄费多连科装甲坦克技术研究院就拆解了缴获的豹-2A6,直接指出豹-2A6存在众多设计缺陷,比如豹-2A4时弹药架就放在驾驶员后方,一旦殉爆,驾驶员直接变烧烤,没想到都到豹-2A6了还没解决这一简单问题。另外豹-2A6的热成像通道每次启动需要15分钟,非常耽误事儿。更离谱的是被德国吹上天的MTU动力包也存在虚标,气温一过35℃,动力衰减2/5。 小编认为,俄方对西方坦克“祛魅”的过程,也是坦克这种武器在现代化陆战过程中,作用变化的一个过程。曾经西方最担心的钢铁洪流,如今只会成为无人机的活靶子。如果坦克在没有防空设备的保护下单独使用,极有可能成为FPV或巡飞弹的目标。俄乌双方试过多种反无人机设备,包括顶着网、包着钢,效果都相对有限。因此这也极大限制了坦克这种陆战武器的使用。 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下,坦克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和此前有了很大区别,坦克在陆战中的地位已经不是无法取代的了。虽然坦克在面对只装备轻武器的步兵班组时仍然具备巨大的优势,然而一旦对方有自杀无人机,坦克的这些优势将被迅速抹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管是美制坦克、德制坦克还是俄罗斯的T-90M,起到的作用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