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外贸版PL15E没有使用双脉冲,目前基本确定使用了和美国AIM120D类似的单室变推力发动机。AIM120D的射程各方最低估计160公里,最高200公里,一般文章都是160-180公里。
就算PL15E没有标低,的确是145公里,按业界标准这个值应当是双方飞机在一万米高度0.9马赫对头飞的射程。众所周知,现代超视距空战有高度速度优势的一方可以获得比导弹标称高20-30%的射程。从战况看,因为印方根本没料到巴方会在这么远距离攻击,本次空战中歼10完全有机会加速到1.5马赫飞到1万4以上以上仰角度发射,从而达到这个高20-30%的射程。
而且这是在阵风同样飞在一万米高度的射程。实际情况却是,巴参谋长在那个发布会上公布了击落目标的高度,目标最高也只有264米,从拍到的空中爆炸下坠的视频看,高度也就几百米。说明印空军严格执行了低低低攻击路线,保持在低空飞行。而这恰恰让PL15E以高打低,从1万米45度角俯冲到几百米,获得了另一个至少10公里的额外射程。
再加上阵风没有探测到来袭导弹,完全就是SITTING DUCKS,又让PL15发挥的最大性能,和打运输机没有区别。
以上因素加起来,PL15E在本次空战中确实可以在180公里外发动攻击。巴空军飞行员压榨导弹性能真是恨。传言这是巴飞行员的传统。当年选择枭龙时,直接按中方提供的最大探测范围测试,按业界标准在这个距离上是50%到90%的截获率。所以不能次次探测到也属正常,好在中方提供的雷达距离有所保守,所以即便在这个最大探测距离上也达到了让巴方满意的结果。
另外多说一句,本次印空军惨败后,可以采取的对策,除了买隐形飞机外,更实际的做法应该是用苏35的雷达来升级现有苏30MKI机队,同时获得R37M导弹。苏35据说在俄乌战场上217公里击落乌机,说明雷达导弹都可以。印度苏30MKI这样升级后,应该有能力与歼10在远距离上平等对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