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美国制造业可能吗?

重振美国制造业可能吗?

学习笔记

 

最近,美国川普当局连续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徵关税总额达到了145%,甚至更多。不少(中)国内评论都指出,川普当局此举意在重振美国制造业。对于这一意图,川普本人从来就不加掩饰,而且目前美国社会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共识,即便民主党也不反对制造业的回归,美国强大的工会组织更是大力支持。对于美国制造业是否能够重振,国内评论界对此整体持看衰立场。相关业内人士指出,综合而言,国内对美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持如下看法: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经到了没有制造业的地步;
  • 美国仅剩一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产业门类建制极度残缺;
  • 美国制造业自21世纪以来一直在衰退,不断萎缩,制造业回流政策没有效果。

A person holding a certificate

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2025年4月2日,美国白宫

那么,美国制造业是否真的那般“弱不禁风”呢?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首先(1),美国的制造业实力依然很强大。在国内相关评论的引导下,美国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变成了一个虚拟经济严重膨胀、制造业完全空心化的国家,然而这种观点有着极强的误导性。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的桂冠属于中国。但是,如果问世界第二制造业大国是谁,或许很少有人会想到美国。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2022年中国制造业佔全球制造业的份额高达30%,而排第二的就是美国,佔据17%的份额,还在2023年进一步提升到了17.6%。一些印象中的所谓“制造业大国”,如日本佔比6%、德国佔5%、韩国佔3%,其份额总和也不如一个美国。

从制造业格局变迁的角度看,2011-2022年的十多年中,中国份额由21%提升到30%,美国则由16%提升至17%,美国实际是西方发达经济体中唯一上升的国家。中国作为近十多年来制造业进步最为显著的国家,其自身份额的上升,则对应着其他发达国家的下降:日本由10%降为6%、德国由6%降为5%、法国由3%降为2%、意大利由3%降为2%。中国制造业抢佔的大头主要还是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发达国家,而美国制造业在激烈竞争中依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低估的,因为美国公司存在刻意压低成本的严重倾向。美国制造业经常将一些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给第三方,如财务、营销及管理等非直接生产岗位,如果统一计量口径,按照美国商务部的研究,宽口径下的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将会有所增加,那么相对应美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还会进一步上升。

其次(2),美国的制造业门类远非到了极度残缺不全的状态。由于产业转移因素的存在,美国确实存在中低端制造业空心化的情况,但绝非到了清零的地步。以美国劳工部非农就业统计为例,2025年1月美国制造业工人数量1,276万人,诸如纺织业、傢俱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佔比极低,但其国内仍然保留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过去安邦简报介绍过美国的一家规模庞大的洗衣机制造厂,运转良好,效率很高。其实即便是制衣这样的夕阳产业,美国也依旧存在,其生产的牛仔裤,不但面料精湛,而且做工和品质也有着极高的水平。因此,即使其价格远比中国/东南亚的廉价品的价格高得多,也依然非常受欢迎。

此外,产业重建也绝非不可能。以福耀玻璃为例,在建厂之初其主要原材料 — 浮法玻璃主要从中国进口,但当前已经基本实现美国的本土供应,其美国工厂的利润率水平确实要比国内低 - 2024年美国工厂利润率为9.93%,显著低于福耀19.12%的整体利润率水平。但是,只要美国工厂能够实现盈利,那么这种差距就完全可以通过关税槓杆抹平。

值得注意的是,国联证券的统计显示,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建厂分佈选址上,数量最多的选择地址就是美国,以272家企业的数量显著领先于其它国家。如果美国制造业基础真的那么糟糕,美国恐怕根本就无法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工厂佈局最多的国家。

第三(3),美国制造业的衰退趋势已经有所扭转,产业回流政策实际已经见效。21世纪的头十年里,美国制造业确实处于不断衰退中,用工数量从2000年的1,728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1,160万人。然而,自2009年奥巴马政府推出《美国制造业振兴框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后,2010年之后,这一态势逐步逆转,美国制造业产值和用工数量及全球份额均重新进入到趋势性增长之中,其中复甦最为明显的行业就是汽车工业,用工数量从2011年的68万人上升到2023年的100万人,这也应该是川普政府单列徵收25%汽车(100% - 中国电动汽车)关税的重要原因,因为回流是真实、客观、有效的。

根据Reshoring Initiative(致力于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非营利组织)统计,2010-2023年间美国回流企业中,中国佔比24.6%、日本佔比12.2%、德国佔比12.8%、韩国佔比6%。上述国家中,回流岗位佔比分别为19.7%、14.6%、12.7%、10.5%。具体来看,2010-2023年间从中国回流美国的企业共1,425家、新增就业岗位21万个。就美国制造业的回流而言,安邦智库(ANBOUND)之前的追踪研究已经一再强调了政策的成效。

最为重要的因素或许还在于全球生产格局重组的基本态势。安邦智库多次指出且已经得到广泛接受的观点就是,过去偏重生产成本等纯经济因素的全球化趋势已经进入了逆转阶段,世界生产佈局已经进入了“密接生产”的阶段,关键性的生产-研发基地将会成为产业佈局的重心。美国既是全球研发的重心,又是最为关键的全球性消费市场,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密接生产”的时代,这些因素都会有效推进美国制造业的复甦。

最后(4)就是科技因素。美国制造业的回流,并非是简单地複制一个工厂,而是通常在科技设备以及自动化领域都会有所加强。在移民领域,美国的移民政策是不会改变的,目前美国控制的主要是非法移民。实际上,近几年来,来自东欧国家且受过良好大学教育的移民数量已经呈现显著的上升。所以,综合来看这些因素,美国制造业的未来,绝不是弱不禁风,川普政府也非拍脑袋决策,美国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的力量实际同样很强大,只是知名度往往因民主党控制了媒体而不如现在大学中的进步主义经济学家。他们对于制造业的政策规划,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未来世界制造业市场的格局将会重组,展现出新的结构,及早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三问美国“航运制裁”:打压中国,美国能受益吗? - 船舷内外- 国际船舶网

分析结论:

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实力上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中国此前迎战美国多轮关税压力的重要依托。但是,美国重振制造业的决心和可能绝不可低估。

老祖宗的《孙子兵法》中最著名的一条是:“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博弈双方只有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敌我双方的情况,方可百战不殆。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一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不可能,制造业的本质就是卷, -又当爹来又当妈- 给 又当爹来又当妈 发送悄悄话 又当爹来又当妈 的博客首页 (194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0:19:33

不可能,人工开资太大,资本家不会干 -gccard- 给 gccar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0:20:30

+1 -dong140- 给 dong140 发送悄悄话 dong14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0:40:51

考虑到AI的快速发展,美国制造业回归是必然的 -老财主说两句- 给 老财主说两句 发送悄悄话 老财主说两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0:25:53

刚在ChatGPT帮助下解决了一个问题,哈哈哈,秒变万能专家。可是危机感也越来越重,分分钟可以被取代哈 -随意看看~- 给 随意看看~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0:49:14

美国有丰沛的粮食,能源,还有大量的移民(包括非法移民)为人力资源,政府大力推动,加上国际环境顺应美国,制造业回流是一定的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1:10:51

再加上美国的基础设施健全,有统一市场,有民主机制,言论自由,法制和公平的保障,这些都是美国的优势。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1:12:55

得天独厚的安全地理环境,外加科技创新能力,这些都是美国的优势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1:14:10

以后制造业拼的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算力。 -青雨紫烟- 给 青雨紫烟 发送悄悄话 青雨紫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0:44:39

算力拼的是电力,拼的是建发电厂的速度... -8gu- 给 8gu 发送悄悄话 (27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2:54:46

当然可以,高科技的制造业回归,无人工厂。怎么提起制造业就想着手工作坊踩缝纫机? -随意看看~- 给 随意看看~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0:46:31

挺好的分析,有数据有事实。 -tz2000- 给 tz2000 发送悄悄话 tz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0:50:52

就看无人机,太阳能板这两个例子,美国国内有工厂,国家也大力支持,但质量,成本和技术都比中国差两代,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1:15:10

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肯定不是在这种做成commodity的产品,而是在特殊化定制化的产品上。 -tz2000- 给 tz2000 发送悄悄话 tz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1:32:11

如果没有能力做好主流工业和科技产品,不能算有竞争力。 特殊化定制化只是niche,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5:18:07

上一张Fed的图更加直观。2010年以来制造业雇工的绝对数持平或小增长,但占比还是下降趋势,要考虑衰退复苏的影响。 -dakinglaile- 给 dakinglaile 发送悄悄话 dakinglaile 的博客首页 (97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1:18:48

即使是比例上,2012年后的趋势和之前也大不相同了 -tz2000- 给 tz2000 发送悄悄话 tz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2:00:59

按美元计价,美国制造业产值约为中国的二分之一。若按实际实物商品产出计算,美国制造业产出和产量,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 -panlm_- 给 panlm_ 发送悄悄话 panlm_ 的博客首页 (299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1:56:24

缺乏几十年始终如一的坚持就不可能 ...... -8gu- 给 8gu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4/2025 postreply 12:56:49

光说好听的 -二老虎- 给 二老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5/2025 postreply 17:59:56

就川普这个胆小如鼠的怂样,恢复制造业当然不可能。美国市场始终被cost 更低的中国产品占据,哪有美国ai制造发展的机会 -lakelavon- 给 lakelavo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6/2025 postreply 09:52: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