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家都是对等的,包括川普第一任期给中国家的关税。只是那时没有对所有的进口货物加税而已。提到关税的时候,老百姓也没法列出来所加的关税
如果查查每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中国都是对等回应的,也就没有啥好比较,仅仅根据30%还是10%的输赢了
30%里有20%的芬太尼的关税,中国还是选择性的以总量为基础的对等
34%的关税的时候,中方发现,没法再以总量加了,因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多,近口的总量少,如果还以总量加,则平均关税就是美国对中国的关税的3倍了,因而改为34%的关税
以后,中国都是以对所有的货物的关说对应美国的对所有的关税的方式应对的,但中美都是在公布后,豁免了自己需要进口的物品的关税
在川普的第二任期前,中美各自对对方的关税,都是以总量应对的,实际上中方对美国的平均关税要高得多
但是,因为关税,进口的就少了,每年计算有效关税的时候,以实际科的税计算,双方的最终的有效关税是差不多的,因为过高的关税导致没有进口,也就变成无效的关税了
截至川普二任的时候,中美对对方的有效关税,平均都是20%(包含了非关税的因素,包括拜登对中国家的关税)
因而到今天为止,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实际上是20%+30%;中国对美国的是20%+10%+应对芬太尼的20%的关税
只有等到关税实际运作一段时间,双方才能确定实际的有效关税是多少。因为期间,有些物品贸易已经转移了,没法再列入贸易名单内了
关税对中美两国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至于以关税的多少争输赢,没有必要
我觉得关税是相互伤害,都降到0最好
中美经济完全融合最好,我不太关心是否中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还是美国成为中国的一个省
美国如果能完全进入中国市场,对美国中国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