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美国该不该蛮 中国该不该怂

来源: 2025-04-19 05:34:5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有些事,要看长不能看短,看短必然出错!

在阐述我的观点之前,先上几道硬菜,它要说明的也就一点:整个近代史,美国即世界,美军霸权、美元霸权都是表面,美国真正靠什么主导世界?

1867年,美国人卢森·史密斯(Luciens B. Smith)发明了铁丝网并申请专利,这个发明看似简单,但它深刻改变了土地拥有方式、社会秩序与军事战略,被许多历史学家视为改变世界的发明之一,从那时起,以此发明为代表,美国就开始深刻影响世界了。

这些发明以实用为核心,结合商业落地与用户体验不断螺旋式上升。具有平台级创新的威力,多次开启“平台”革命,如电力网、PC、互联网、AI。还有一个民用军转融合的特点,如核能、太空、网络,都是军事技术转向民用并扩散全球的。

每轮发明都催生新产业,从城市化、电信、汽车、航空,到数字经济。从本国到世界,技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时间从几十年缩短到数年,影响更深更广。

比具体的发明创造还重要的,是在基础理论方面的持续突破:

基础理论是未来世界的指引,这其实是最能显示力量和先进的所在,是最优秀大脑的集成。

再来看看健康与医疗方面:

最后,看看金融领域

马斯克最近在推特上最扎心的一句话是:中国发明了了什么?尤其是近500年内!这个,是比较尴尬的,因为我们几乎是给不出答案的,就算给出来,也是很有争议的,当然中国正在努力,而且确实也努出了不错的样子,只是如果诚实且公平的话,必须要承认的是,取得成就最核心因素不是所谓中国模式的成功,而是外部力量的推动,尤其是美国,可谓居功至伟,这不是我独自的观点,北大光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张维迎数年来就一直提醒中国智囊和决策层一定要深刻认识这个问题,不至于未来会走错路。

四十年前,邓小平的一句话让中国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那就是“跟美国走的都好了”,一句话简单,后面的认知却不简单,把一个巨大体量的国家推到这个轨道上不容易。

现在,这个四十年前走对路的国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先不说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对不对,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对美国的认知对不对?准不准?美国凭什么成为了这样的国家,从近150年的长期历史看,它真正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是在继续发挥作用呢,还是在不断式弱,被替代了,被谁替代了?

看清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决定自身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第一性,也可以说,当今世界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继续其核心优势的能力是否不保,以及挑战方只具备破坏力却完全不具备替代能力进而引发世界秩序大乱的巨大隐患。

在我列出的上述四大重要的领域里,不仅未见美国式弱,反而是越走越强的。科技和创新方面,AI,机器人,一大波新技术正方兴未艾。基础理论方面,世界三大最权威的科技大奖,图灵奖美国籍获奖者占总数的63.2%,诺贝尔奖占绝对主导地位,菲尔兹奖相对低,但也占近30%。医疗健康方面,计算制药,订制制药,蛋白质解构,癌症攻克,靶向治疗,多种先进医疗材料和仪器占据绝对优势。金融领域,全球第一绝对主导性的巨大的股债市规模,储备货币拥有者,贸易与金融结算的设计与主导者,遍布全球的庞大的金融机构,相对完备的监管制度,持续的金融创新,FINTECH技术层出不穷,全球资本的汇聚地以及在数字加密货币上的联通与迁移。

上述四个大的方面,是彼此互联互通,互相交织,互为影响,覆盖全球,持续提升的这样一个生态型的大体系。

世界要大变,必须在上述这个体系上有个根本性的质变才是真变,否则,都是短暂的波澜。

为什么独有美国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因为美国是世界的美国,是所有对原生国,原生文化不满,不喜或内心躁动着深刻改变的,世界各国人组成的一个新文化体,尽管英国孕育了现代文明,但最终仍然让位于这个新兴国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可以打破所有藩篱,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尤其是没有什么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积淀和束缚,没有自古以来的这个和那个,可以去扬弃,可以放飞自我,不断向前冲,去追逐梦想,改变地球还不够,还要傲游宇宙,实现不可企及的各种梦想,目前这个态势,还没有衰落的迹象,还在盛年期,只是短期遭遇了一些挫折。

那个运转多年的模式----美国输出高端技术与核心产业链(高附加值),在全球维持主导地位;全球输出商品与劳动力(低附加值),换取美元;它国积攒的美元买美国国债,支持美国财政;美国政府用债务融资继续投资创新产业、教育、军工等前沿板块;美国保持优势,输出秩序,吸引全球资本,维持美元地位,这个循环在过去几十年让美国行走顺畅,既是全球消费终端、也是技术和资本中心。

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变化、技术扩散加速,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崛起,这一循环开始出现裂痕,首先,高附加值产业不再完全掌握在美国手中;全球制造能力提升,自主创新也在快速追赶;美元信用面临挑战,美国赤字与债务飙升;资本回流乏力,全球央行去美元化意愿增强。

静态的看,美国确实有点麻烦,因为长期这样下去无法持续;中国好像也挺有实力,但是拉长时间轴来看,情况就不一样了,长期因素终归会发生作用,那才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最核心的那些优势没有改变,而中国在这些方面又没能贴近和颠覆,那么这一次阶段性的威胁,长期看就是一闪过的事,这和一个植物长的好不好,不看表面,主要看根系的道理一样。

运转多年的循环出现问题,是美国发起的关税战的根本原因,该不该蛮呢?不蛮不行啊,肯定推不动,尽管各国包括美国左派力量都在唧唧歪歪,说这样做如何如何的对美国不好,短期的股市表现,物价等各方面,确实会不好,但是长痛和短痛,总要选一个,不管怎样,这事彻底被川普打开了域度,现在多国至少在态度上是配合的,具体利益可以谈,美国有机会重新梳理和考量整体的利益布局,在这个重置的过程中,只有一个国家选择了硬刚,那就是中国。

该不该如此强硬呢?按中国的说法,不硬刚回去也不行啊,它就是要弄你啊,是的,现在的情况是实际上已经彻底脱钩了,这个程度的关税下,企业是完全没有利润可谈的,那就是一个急刹车,突然就锁死了,无论如何,相比之下,对中国的损害是远大过对美国的,在很多关键领域如果现在就明确了脱钩封禁,对中国可谓是雪上加霜,这些领域主要集中在技术栈顶端,例如高端半导体与芯片制造设备,航空航天核心零部件与技术,生命科学与高端科研仪器,高端工业软件与操作系统,科技平台与代码,制药等等,这些都是所谓的卡脖子要素,以前还能有腾挪的空间,现在就完全可能彻底卡死。

其实问题不在具体几个技术获取的难度上,问题在于这个150多年来一直引领世界变化的国家,对中国从引领到合作再到彻底走向疏离,它的强是系统性的,有深厚传统的,你要挑战它没问题,但是挑战什么是不是搞清楚了,你当然可以用30年走完人家150年的路,问题是你凭的是什么?如果只是快速复制,只是因为你刻苦努力和有个什么好制度?这些又不是突然就有的,1949年以后就有了啊。以后呢,如果那个走了150年路的人被你替代之后,你怎么走接下去的150年,靠什么?人家是成建制的,形成了传统的,并且有一整套理论和方法论的,最关键的是有市场机制的和各种制度保障的,出个再不靠谱的领导撑死也就8年,甚至一旦方向上出了大问题就能很快被撤下。

美国是一定要被不断挑战的,但要摆在桌面上,至少要从我列出的那四个方面去攻克,才是正道,如能成功,也是世界之大幸。

答案在风中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