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穆特-霍利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是美国于1930年通过的一项法案,全名为《1930年关税法案》(Tariff Act of 1930),由参议员**里德·斯穆特(Reed Smoot)和众议员沃利·霍利(Willis C. Hawley)**提出,因此得名。
法案内容简介
斯穆特-霍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
-
大幅提高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关税,涉及约20,000种商品;
-
初衷是保护美国农民和制造业,希望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初期减少外国商品竞争,振兴国内经济。
经济与外交影响
然而,这项法案的后果非常严重,堪称“保护主义的灾难教训”:
-
引发报复性关税: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多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全球贸易大幅萎缩;
-
加剧全球经济大萧条:贸易战使世界各国经济恶化,加剧1930年代的经济低迷;
-
美国出口暴跌:由于他国的报复性措施,美国出口量从1930年的54亿美元下跌到1932年的18亿美元;
-
史学与经济学界的批评:普遍认为该法案是导致和加重大萧条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教训
斯穆特-霍利法案常被用作警示:
-
保护主义的代价可能远高于短期的行业保护;
-
自由贸易对全球经济健康至关重要;
-
国际协调与多边合作优于单边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