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税重压下,美国进口商的盈利空间还有多大?

据我了解,一般小商品从中国工厂的出货价到美国的零售价一般有5-10倍的差价。以塑胶拖鞋为例,中国零售价20元人民币,美国零售价是二十美刀。这是零售价对比,如果直接从工厂采购,估计不到十元人民币。对这类小商品美国即使加100%的关税,进口商仍然是有利润的。当然,进口商肯定要寻找更便宜的货源,但要是找不到的话,100%关税他依然有利润赚。这大概是中国商务部约谈沃尔玛的底气吧。

记得九十年代时在瑞士遇到过来自中国浙江某国营鞋厂的推销团队,他们告诉我,他们的胶鞋到岸价只有2瑞郎,而瑞士鞋店的零售价则是二十瑞郎。差价正好10倍。即使考虑到零售店有人工、仓储和店铺的费用,还有一些损耗,加价五倍也应该能覆盖成本了。

我一个老乡,一直在纽约做中国鞋的批发生意,据他讲,每双鞋他平均能赚毛利一刀,而他从进口商买的鞋最低才两刀一双。我都想象不出中国鞋厂是如何赚钱的。当然这是十多年前的事,估计现在中国工厂不会这么便宜了。

问了GPT,告诉我一般零售商加价幅度是到岸价的60%-130%。考虑沃尔玛去掉了批发环节,其利润空间要比一般小零售商大很多。

又问了DS,告诉我一般美国进口到岸价和零售价的价差从100%-500%不等。也就是根据不同产品,零售会在进口商的到岸价上加价100%到500%,其中电子产品一般都加价100%以上。例如,从中国进口的iPhone到岸价为500美元,叠加34%关税后成本升至670美元,而零售价可能在此基础上再加营销和利润,最终售价可达1,000美元以上。如果加100%关税,最后到零售价就得2000刀以上。而从越南进口的鞋子到岸价为10美元,叠加46%关税后成本为14.6美元,零售价可能标价30美元(加价约105%)。从巴西进口的咖啡豆到岸价若为2美元/磅,叠加10%关税后成本为2.2美元,零售价可能达5美元(加价127%)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工厂压价的空间很小,因为工厂利润率太低,一般都在5%-10%之间。即使工厂压价,对最终的零售价影响也微乎其微。要吸收关税成本,只能靠进口货减少利润,零售商涨价来完成。

改变供应链需要时间,而且还要叠加供应链建设成本,即使马上改变供应链,也无法保证物价不涨。所以,关税战必然导致价格上涨。

 

 

所有跟帖: 

跟我刚才贴的 -又当爹来又当妈- 给 又当爹来又当妈 发送悄悄话 又当爹来又当妈 的博客首页 (245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18:06

指望工厂降价吸收关税成本是不可能的。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20:28

所以50%的关税,销售商都可以消化的. -最接近太阳的人- 给 最接近太阳的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22:04

如果他找不到替代工厂,就只能压缩自己的盈利空间或涨价了。盈利空间缩小,会导致一系列后果,裁员,降工资,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141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25:24

美国流通领域还有余地. -最接近太阳的人- 给 最接近太阳的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30:14

商人甘心把嘴里的肉吐出来? -又当爹来又当妈- 给 又当爹来又当妈 发送悄悄话 又当爹来又当妈 的博客首页 (54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25:42

钱都让美国人赚了,但美国没有将赚的钱用于美国的穷人,导致美国的穷人选择了川普 -硬码工- 给 硬码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24:00

-又当爹来又当妈- 给 又当爹来又当妈 发送悄悄话 又当爹来又当妈 的博客首页 (51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43:29

这才是根本原因。看看科技七巨头哪个不是靠国际市场赚的盆满钵满,员工都是高收入。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9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28:10

美国政府比世界上最穷的穷人都要穷。 -青雨紫烟- 给 青雨紫烟 发送悄悄话 青雨紫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28:44

区别就是国富却不让所有人富,国穷却还借钱给穷人发钱,给世界各地穷人发钱。养虎为患,别国不肯做一点曾经享受的低关税让步。 -青雨紫烟- 给 青雨紫烟 发送悄悄话 青雨紫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08:30:41

5-10倍的差价的商品很少,大多数商品都没有那么大差价,能有50%毛利就不错了,我听过Vizio的前CEO的讲座, -charley-ca- 给 charley-ca 发送悄悄话 charley-ca 的博客首页 (642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10:02:40

可能各种商品不同吧。有些小商品利润很高的。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10:46:56

用实物换取一堆钞票纸,这其中的价值就是信誉赌博。 -茵芯- 给 茵芯 发送悄悄话 茵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10:45:58

没错。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10:52:55

不是盈利的问题,为了维持股价甚至提高,进口商会尽力维持获利率,现在股价大跌反而减少了进口商的压力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11:30:49

总体应该不超过100% -没办法只好注册- 给 没办法只好注册 发送悄悄话 (336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14:12:02

看看这篇文章吧 https://endccp.ueuo.com 之 《关税贸易战针对共产党而来》。 -tmgf- 给 tmgf 发送悄悄话 tmgf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2:04: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